上一版/ 03 版:专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想法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司玮

  基层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广大群众保持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决定着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下面笔者结合金寨县麻埠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谈几点思考。
  麻埠镇位于金寨县东北部,地处金寨、霍山、裕安三县区交界处,响洪甸水库中下游,总面积133.8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126个村(居)民小组,境内茶叶、毛竹、木材、水产、野生绿色食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产地和主产区。全镇下辖12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6个,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和非公组织党支部5个,共有党员541名。
  一、麻埠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举措
  (一)加强阵地建设,健全服务机制。
  一是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进一步规范党支部设置,重新划分党小组,提升党组织承载力。二是构建党员干部群众连心工程机制,按照“分布合理、便于联系、力所能及”的原则,根据各村所辖范围、人口分布、党员服务能力等情况,以村、党小组、居民组为单位构建党员联户、连心三级网格,以“四联四帮”为主要载体,架起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二)选优配强干部,增强服务能力
  结合村两委换届,及时将组织能力强,发展思路新,群众评价高的人纳入村两委班子。以桂花村“能人回归”工程为样板,进一步摸细摸准乡务工人员、复员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的信息动态。加强村后备干部培养,按照每村至少两名的标准配备并做好“传帮带”。
  (三)强化党性修养,培育服务意识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及时学习经典理论著作,重点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补足理想信念的“钙”。二是突出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发挥红二十五军诞生地优势,挖掘本地红色文化,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事,学习好“全国劳模”余家军的坚持与坚守品质,有序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追溯历史,补充精神养分。三是选树道德模范。及时组织党员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活动,撰写学习心得。开展身边榜样评比,选树一批群众身边的优秀道德榜样,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对照,争做合格党员。
  (四)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服务实效。
  一是加强从严治党力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党内监督、党员互相监督成为常态。二是健全完善小微清单制度。加强行政审批事项、项目资金公开公示。三是进一步深化星级量化创评工作。结合民主评议党员,进一步改进创评方式,进一步丰富参评内容,考评结果与个人利益相挂钩,及时做好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党员政治站位不高
  有的农村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不高,党员先锋模范作风发挥不够;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不强,乐于干上级安排的行政事务,而真心实意为群众分忧解难少;部分党员担当意识不够,精神松懈,影响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
  (二)部分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放
  部分农村党员乐于凭经验办事,听不进他人意见,存在“一言堂”现象;在工作方式上,有些农村党员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出现对群众诉求置之不理,敷衍塞责的现象。
  (三)突出问题一时难解决,服务效果不好。
  党员个人开展服务群众工作时,受党员个人能力有限,群众有关诉求不能很快解决;群众的部分需求没有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得不到立即解决;常态化问题解决机制没有建立,部分群众会陷入自己提出了也没有用的误区。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
  从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村干部做起,在公开场所主动佩戴党徽,亮明党员身份。在各连心服务区域集中设立公示公告栏,注明负责该区域的党员干部的详细信息、服务承诺。设立意见建议信箱,群众可直接填写意见建议、举报投诉问题党员。
  (二)创新党员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制订全镇年轻党员、村后备干部培养发展计划。各党支部建立学习教育微信群加强对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深化党员星级量化创评,设立“红黄黑”三档,对上红榜的党员给予积分奖励、优先评奖评优,对黄榜的进行诫勉谈话,对上黑榜的进行通报批评。建立村后备干部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做好后备党员干部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根据后备干部工作成绩兑现奖励。
  (三)设立爱心基金,提升服务能力
  以镇党委、政府名义设立爱心基金,重点服务没有相关配套政策但又亟待解决问题的困难群众。积极邀请镇域内非公有制企业、爱心个人、社会组织为爱心基金添砖加瓦。
   (作者系金寨县麻埠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