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1 版:东石笋副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吴老黑

  哥大她六岁。
  她很小的时候,哥常在放学后带着她到处玩。春天带她去花草田里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夏天到了,哥会爬到高高的树上逮知了给她。有时候,哥还会和一般大的孩子们顶着中午的大太阳偷偷去村后的塘边游泳,只有这个时候,哥是不敢带她的。记得有一次,她悄悄地跟着哥后面去了塘边,独自一人跑到水塘的一角试着往水里走,被哥发现了,哥远远地冲过来狠狠地捶了一下她的小屁股。这是她记忆里哥唯一一次打她。
  上小学时,她的成绩一直很好,每次去村小开家长会,学校的老师们都会竖着大拇指告诉她的父母,这个女娃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家长会散了,回到家,她会吃到母亲笑吟吟地端上来的一个煎鸡蛋。这个待遇,在镇上读初中的哥哥是几乎没有过的。
  她四年级的那年夏天,父亲带着哥哥挑着一担稻子去镇上卖,走着走着父亲突然倒下,等到母亲带着她赶到镇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不行了。
  父亲去世以后,哥就辍学了。
  祸不单行,第二年母亲又被查出了胃癌。
  一年以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上的初中,这年暑假,母亲去世了。
  报名那天,哥用自行车驮着行李带着她来到学校。帮她在寝室铺好床,哥从身上摸出一叠钱说,这是六十块钱,该花的你别给我省。
  哥还要赶着回水泥厂背水泥,一袋水泥从仓库搬到卡车上哥能挣八分钱。她没心没肺地问哥,背水泥累么?哥笑笑答,哥笨,只会干这个,你要好好读书。
  她目送着哥走远,她知道,从此以后,远去的那个并不坚实的背影就是她头顶上的一片天了。
  哥会隔三差五地来学校看她,嘘寒问暖,有时还会带来一个用毛巾裹好的瓷缸,瓷缸里装着还有点温热的煎鸡蛋。哥煎的鸡蛋要不太咸要不太淡,但她吃得有滋有味。
  那年高考后,当她把红彤彤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递给哥的时候,哥先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哥拿着通知书一路小跑到父母的坟前。那几天,她发现哥的胸脯挺得特别直。
  哥依旧是用自行车驮着行李送她去镇上的汽车站。拍着她的肩,哥望着她,说,我就不送你去省城了,你自己路上注意一点。
  那个时候哥已成家。哥回来时嫂子怪他,不是说好送妹子一起去学校的么?怎么一个人回来了?
  哥说,妹长大了,该试着放手了。哥说这话时背对着嫂子,咬着牙。
  大学毕业以后,她留在省城的一所中学教书,然后结婚生子。哥也学着村里在外做生意的其他男人,带着嫂子孩子去了天津,在某个城郊结合处开了家小洁具店。
  那些年哥一直说天津那边生意还好做,比在水泥厂上班好多了。这点她是相信的,她在省城买房子的时候,还是哥汇过来的四万块钱帮她凑的首付。哥在电话里不止一次地说,从今以后,我妹在省城也有家啦。哥说这话时很开心,好像在省城买房的是他自己。
  这年腊月,她回娘家上坟。那段不通车子的山前小路上,她和十岁的儿子还没有走多远早已是气喘吁吁。
  哥在前面停了下来,笑。哥把厚重的背包挪到胸前,上前一把揽住小外甥的腰,倏地一下就举在了自己的肩头。
  哥疾步如飞,她似乎看到了三十多年前哥背着自己到处玩的情景。
  回到哥家,和嫂子聊天,她开玩笑,别看我哥都有头白发了,像个小老头,还真有力气呢。
  嫂子望了一眼满脸通红的哥,也像是开玩笑说,你哥那是每天晚上锻炼练出来的。
  嫂子说,他们在天津的店面虽小,卖的东西又不多,但房租却不菲,加上小侄子在天津当地的一所高中读书,需要钱的地方很多。为了节省,店里这些年一直没请专人送货,有人来买马桶面盆之类的东西,五六层的楼都是哥亲自肩扛背驮地给人送到家的。
  现在网上卖洁具的多,实体店没啥生意。再不把服务做到家,我们就真的无路可走了。嫂子边做饭边唠叨。
  哥在一旁笑着,点了根烟,说,又不累,日子比以前算是好过多了。
  她坐在灶旁的小板凳上,抬头望着年过半百的哥,发呆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