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衰竭:生命的警钟

(2024年03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器官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由多种疾病的共同作用导致身体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这种疾病常常发生在严重感染、创伤、手术、药物中毒等情况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表现为广泛性炎症反应及各器官功能障碍。
  器官衰竭的过程
  1.初始症状:当身体受到外界伤害(如感染、中毒、创伤等)时,首先会出现一些初始症状,如发热、寒战、疼痛等。
  2.局部器官损伤: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其他器官开始出现功能障碍,如肝衰竭、肾衰竭等。这些症状可能表现为黄疸、少尿、无尿等症状。
  3.多个器官衰竭:当多个器官相继出现功能障碍时,就会导致多器官衰竭。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迅速,短短几天内就会出现多个器官衰竭。
  常见病因、诱因与类型
  1.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能导致多个器官衰竭。例如,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等都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2.药物中毒:某些药物或毒素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多个器官损伤,引发多器官衰竭。例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多个器官的炎症和损伤,引发多器官衰竭。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手术或创伤:手术或创伤可能导致身体局部或全身的缺血、缺氧和炎症反应,引发多器官衰竭。
  5.诱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疲劳)、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饮食不当等都可能成为多器官衰竭的诱因。
  6、根据其临床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一期速发型:原发急症发病24小时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同时发生功能不全,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合并ARDS及ARF,由于原发疾病十分严重,患者可于24小时内死亡。
  ②二期迟发型:一个重要器官或系统先发生功能不全,常为肾、肺或心血管的功能不全,经过一段近似稳定的维持时间,继而发生更多的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
  预防与治疗
  1.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药物过量和使用有毒物质。对于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的疾病,如感染、创伤等,应积极治疗和控制病情。
  2.早期识别与处理:一旦出现多器官衰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早期识别和处理对于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3.综合治疗:多器官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改善器官功能、控制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多功能器官衰竭救治难度非常大,患者死亡率很高,当出现多器官衰竭时,一方面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存在严重感染,应当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需要多种药物和治疗方法相结合。①消除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因和诱因,积极的治疗原发病。②合理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③液体复苏,酌情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适当的容量。④各系统供器官功能的支持,如改善心肺功能、保肝、维持肾功能,改善胃肠功能,输浓缩血小板和新鲜的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等。手术治疗后要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是应用呼吸机的支持治疗,防止肺水肿,可选用肝脏或肾脏代替治疗的方法给予人工肝,人工肾治疗。
  4.康复与护理:多器官衰竭的康复和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支持,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同时,良好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多器官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常常发生在严重感染、创伤、药物中毒等情况下。了解多器官衰竭的病因和过程,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积极治疗和控制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的疾病,是预防这种疾病的关键。一旦出现多器官衰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闻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