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舒城县创新实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本报记者 郑策 黄雪彦

(2023年10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为舒城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正在为老人免费理发。 本报记者 王丽 摄
  图为舒城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正在为老人免费理发。 本报记者 王丽 摄
  “我在这里和老姐妹们健健身、聊聊天,小孙女可以玩耍,也可以看动画片,到了周末或者假期,孩子来得多了,还有志愿者带他们画画、跳舞、做游戏,可有意思啦!”年过六旬的詹龙琼怎么也没想到,家门口竟然有了“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
  詹龙琼是舒城县棠树乡云雾村村民,她口中所说地方是该县首家村级“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带着孙女边走边玩,3—5分钟就到了。”如今,詹龙琼和小孙女已经成了中心的常客。
  舒城县位于六安市东南部,是一个集山区、丘陵、圩畈区为一体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近100万人,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9万余人,占总人口的近20%。而因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的留守儿童,也亟需得到关爱。近几年来,舒城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学促干,坚持把主题教育与推动业务相融相促,深入开展办好民生实事“解题”行动,积极探索“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模式,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力争让空巢老人不孤单,留守儿童不寂寞。
立题:搭建平台 试点先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创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新问题。
  “一老一小”难题如何破?唯有改革、唯有创新。2021年,舒城县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利用废弃村小、村部等,在棠树乡云雾村、干汊河镇韩湾村、河棚镇黄河村规划建设了3家“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
  “我的头发剪短一点,给老头子理个平头……”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棠树乡云雾“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刚刚进入大门,就看到几位老人正在长廊两边坐着一边聊天,一边排队理发。张先桂告诉记者,她和老伴都70岁了,最不方便的就是理发,自从有了关爱服务中心,他们再也没有为这件事犯过愁。“我们年龄大了,不能骑车,走路又走不动,在这里理发离家近不说,还不用花钱,政府真是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据棠树乡云雾“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主任张德聪介绍,该中心由闲置的云雾小学改建而成,中心结合需求设置了老年助餐食堂、休息室、棋牌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健身康复室、文体活动室、影音室、舞蹈音乐室等,为当地5个行政村老人、儿童提供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服务半径达2公里。据统计,今年以来,该中心共计服务9256人次。
  截至目前,舒城县已建成“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20所。它们的使用,让农村老人和留守儿童实现了活动有场所、交流有场地、生活有关爱的目标。
破题:健全机制 活动赋能
  场地解决了,资金如何解决?服务人员从哪里来?如何确保“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持续运行?舒城县在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摸清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关爱服务中心服务覆盖范围内老年人、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等人员进行摸底、登记、造册,信息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确保关爱无遗漏。其次,根据老人、儿童身体状况及家庭照护能力,将其划分为重点关注、一般关注和关注三类对象,并安排中心组长、社会组织和邻里群众根据不同对象开展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不同频次地定期走访,提供适宜的关爱服务。再次,在管理上,采取政府聘请人员“管理+社会化”专业服务;资金保障上,采取财政拿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志愿者捐一点和群众交一点的机制。最后是制定重点活动清单、针对性提供关爱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舒城县“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主要由第三方承包运营。周一至周五重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双休日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与此同时,中心还会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一些特色活动。通过日常活动与重点活动相结合,使服务中心关爱活动做到有声有色。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