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麻醉安全管理 守护生命健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医生,麻醉就是让人变迷糊吗?”
  “医生,麻醉后疼痛怎么办?”
  “医生,选择哪种麻醉好?”
  麻醉医生经常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这样的询问,现在就这些常见的疑惑做一个关于麻醉的通俗版科普,适合非医学专业人士理解。
麻醉是什么?
  麻醉就像给身体“暂时关机”,目的是让患者在进行手术或检查时没有疼痛感,并保持身体机能的稳定。就像你玩游戏时按了“暂停键”——但麻醉医生会精准控制“暂停”的时间和范围,并在合适时机“重启开机”。
麻醉有哪些类型?
  1.局部麻醉(狭义上的“局麻”)
  作用:只麻醉身体的一小部分(如手指、牙齿),清醒但有“被冻住”的感觉。
  适用:小手术(如拔牙、缝合伤口)。
  就像给皮肤喷“冷冻喷雾”,只让一小块区域失去知觉。
  2.半身麻醉(椎管内麻醉)
  作用:麻醉下半身(腰部以下),清醒但下半身动不了、感觉不到疼痛。
  适用:剖宫产、下肢手术(如骨折固定)。
  下半身“断网”,但大脑清醒,还能和医生聊天。
  3.全身麻醉
  作用:让你进入“深度睡眠”,全程无意识、无痛感。
  适用:开胸、开腹等大手术,或需要完全不动的手术(如心脏手术)。
  像坐飞机“睡着”去另一个城市,醒来时已到达目的地(手术已完成)。术后可能有短暂头晕、喉咙痛(插管引起),但通常1-2天会消失。
  麻醉流程
  1.手术前
  麻醉医生会向你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平日是否抽烟喝酒等,评估适合哪种麻醉。
  术前禁食:全麻前6小时不能吃东西、2小时不喝水(防止呕吐窒息)。
  签同意书:医生会解释风险和应对措施。
  2.手术中
  全麻:打针或戴面罩给药,几秒内睡着。
  局麻/半麻:注射药物后,医生会用针轻戳测试麻醉是否生效(“这疼吗”)。
  全程监护:心电图、血压、血氧仪全程监护。
  3.手术后
  清醒:全麻患者会被“叫醒”,但可能有断片感(像熬夜后起床)。
  镇痛泵:如有疼痛,按按钮就能自动给药(限量安全,别狂按)。
  恢复时间:局麻最快(当天走),全麻需观察几小时,头晕是正常现象。
  常见问题答疑
  1.麻醉会让人变傻吗?
  不会!现代麻醉药代谢快,除非超高龄、有基础脑病患者,否则不影响智力。
  2.麻醉后醒来会痛吗?
  医生会提前用止痛药,术后也有镇痛泵,保证“睡醒不剧痛”。
  3.麻醉有生命危险吗?
  风险极低!麻醉死亡率约1/20万(比车祸低几百倍)。监护设备+专业麻醉医生=双重保险。
  4.全麻和半麻哪个好?
  看手术需求。比如剖宫产用半麻(产妇清醒看宝宝),开颅手术必须全麻等。
  5.特殊人群麻醉疑问
  (1)孕妇能做麻醉吗?对胎儿有影响吗?
  可以!剖宫产常用半麻(药物极少进入胎儿血液)。全麻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医生会选短效、低毒药物。
  (2)老年人麻醉风险更高吗?
  风险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可能对药物敏感,但可通过“精准麻醉”(减少药量、加强监测)降低风险。
  (3)小孩做全麻会影响发育吗?
  单次短时间全麻很安全!长时间、多次全麻对3岁以下婴幼儿可能有潜在影响,但医生会权衡手术必要性与风险。
  麻醉医生的“隐藏技能”
  你以为麻醉医生只是“打一针”?其实他们还是:
  生命守护者:术中心跳停了?他们负责急救!
  疼痛管理师:术后疼痛找他们调药!
  人体工程师:精确控制你的血压、呼吸、体温,比开飞机还复杂。
  麻醉小知识
  1.最早的麻醉:中国古医用“麻沸散”(华佗配方失传了)。
  2.麻醉药发明:1846年乙醚首次公开演示,观众惊呼“魔法”。
  3.怕针怎么办?全麻可以先吸入气体入睡,再打针(儿童常用)。
  麻醉医生的建议
  1.别怕问“傻问题”:比如“我会不会过敏?”“手术中突然醒了怎么办?”医生会耐心解答。
  2.别隐瞒病史:哪怕十年前有过心脏病发作或吸毒史,也要坦白(医生保密,关乎你的安全)。
  3.术后恢复听指挥:头晕时别强行下床,恶心呕吐及时呼救,别硬扛!
  记住:麻醉是现代医学最安全的环节之一,医生的目标不仅是让你“睡过去”,更是让你“安全醒过来”!
     (六安市中医院麻醉科 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