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急救指南
皖西日报
作者:孔令桂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最近气温持续飙升,白天最高温一度突破40℃!不少人开始热得无法忍受,而一些在户外高温下作业的工人、老年人、儿童以及运动员,尤其需要注意高温引发的中暑。中暑不仅会让你感到头晕目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每年高温天气中,中暑导致的急救事件数不胜数,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如何应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识别中暑症状并采取正确急救措施。 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先兆中暑:表现为轻微头晕、乏力、恶心,皮肤潮湿或发热。此时需及时休息,避免继续暴晒。 2.轻症中暑(热衰竭):症状加重,出现头痛、呕吐、呼吸急促、出汗增多、极度疲劳等。应立刻移至阴凉处,进行降温并补充水分。 3.重症中暑(热射病):体温超过40℃,皮肤干热、意识模糊、昏迷或抽搐,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此时需立即进行急救,并送医院治疗。 了解这些症状,能帮助早期识别中暑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中暑该如何急救? 一旦发现中暑症状,不要慌张!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大大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1.迅速搬移:将患者从高温环境中迅速转移到阴凉或空调房内,避免继续暴露在阳光下。 2.物理降温: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冷湿毛巾擦拭患者的身体,特别是额头、腋下和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以通过喷水、用风扇加速空气流动,帮助散热。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将患者浸泡在凉水中,降低体温。 3.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中暑时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给患者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或盐水)。切忌不要给患者猛灌水,否则可能会引起呕吐或呛水。 4.促进患者苏醒:如果患者意识模糊,尝试轻轻拍打面部,或让其慢慢睁开眼睛,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恢复意识。如果情况不见好转,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5.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CPR)。首先检查气道是否畅通,然后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6.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中暑程度较严重,务必及时送医治疗。重度中暑需要专业医生的干预,如静脉补液、药物治疗甚至高级生命支持。 如何预防中暑? 比起等到中暑发生,提前预防显然更为重要。简单来说,就是要给自己和家人一个“高温盾牌”,减少高温暴晒带来的风险。 1.减少高温暴露: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0:00-16:00)外出,若必须外出,尽量选择去阴凉处,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及使用防晒霜。要记住,高温是“隐形杀手”,你看不见的热浪正悄悄逼近。 2.保持充足水分:无论你是不是口渴,保持水分的摄入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夏季,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如果外出,记得随身携带瓶水,随时补充。 3.合理饮食:高温天气容易让人失去食欲,但要尽量避免吃过于油腻或难消化的食物。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能帮助调节体温。 4.保证充足睡眠:高温天气不仅让你白天汗流浃背,晚上也可能影响睡眠。尽量确保晚上休息的地方通风良好,使用风扇或空调保持舒适的温度。 5.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家时,空调和风扇是你的“降温伴侣”。别让自己处于“蒸笼”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温度适宜。 6.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心脏病以及高血压患者等特殊群体,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家人需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状况,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他们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中暑是高温天气下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但它并非无法预防和应对。了解中暑的症状,掌握急救措施,及时采取行动,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当气温升高时,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信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暴晒和脱水,才能平安度夏。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孔令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