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健康园地·百科论坛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新时代医院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医院作为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部门,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建设。当前,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要求。本文基于最新政策导向与实践案例,系统分析医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挑战,从观念创新、丰富载体、队伍建设、机制完善等维度提出对策,探索新时代医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路径,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当前医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边缘化。市场化进程中部分医疗机构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而导致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医疗卫生行业形象和公众信任。
  二、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未与时俱进,仍停留在“开会读报告”“你听我讲”的灌输式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医务人员的差异性,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制约教育效果提升。
  三、政工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政工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新鲜血液补充不足,工作思路和方法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不少政工干部缺乏专业的理论素养和系统的培训经历,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医院政工干部队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的重要因素。
  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引导的复杂性与难度增加。医务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传统的思想引导方式效果不佳。同时,网络空间中各种错误思想和价值观的传播,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对医务人员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深刻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改革发展的动力所在,直接影响到医院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为医院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一、发挥政治引领功能。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医院一切工作的基础,通过基层党支部的“三会一课”,让党员职工深刻领会其精髓,充分认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将其贯彻到医院各项工作中。
  二、发挥价值塑造功能。通过党的理论教育和政策学习,引导医务人员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职业价值观,强化服务医疗卫生事业的使命感。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宣传医院先进事例、深化希波克拉底誓言与“大医精诚”传统,强调廉洁行医、患者利益优先的职业伦理,培育崇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三、促进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的政治理论学习发展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医院核心制度学习,引导医务人员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
  四、发挥文化凝聚功能。通过传颂院训、传唱院歌及开展先进表彰活动等方式弘扬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医疗卫生行业文化,激发医务人员爱院敬业热情,更好地服务群众。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与机制创新
  面对医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重挑战,需从观念和机制层面进行系统创新。观念创新是前提,确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为工作实践提供正确指引;而构建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则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提升实效性的关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强调灌输和服从,忽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新时代医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将医务人员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个体来尊重和对待。这一理念要求从医务人员实际需求出发,关注其思想困惑和职业发展诉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激发医务人员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2.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体现在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上,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其思想特点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对年轻医务人员可采用新媒体技术和互动参与式教育,对高年资医务人员应更多结合临床经验和案例进行引导。这种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构建多元协同的政工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1.构建多元化、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当前许多医院仍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政工部门的专利,未能形成全员参与格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首先要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党、政、工、团、纪检等多方协同的大政工格局,共同推进医德医风建设。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在医院领导支持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如与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有机统一。
  三、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与内容创新
  1.面对新时代医务人员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多元化特点,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载体和内容上进行全方位创新,通过多样的教育形式和贴近实际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深化医改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彰显思想引领作用。
  2.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医务人员面临观念转变、能力提升等多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引导医务人员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重要抓手,需要特别关注其在改革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针对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和思想波动及时开展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和发展观。
  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思想政治教育需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时代医务人员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的更新上,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从单一的灌输转向多元活动、从统一教育转向个性化学习、从定时定点教育转向随时随地学习,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提升教育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以行业文化精神为载体,培育职业精神
  医疗卫生行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职业精神,这是医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和弘扬“红医文化”“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等优秀行业文化,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和职业特点,使抽象的价值观念、理念变得具体而生动。
  六、完善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动力机制与制约机制
  1.在动力机制方面,可以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同时设立医务人员拒收红包、收到患者感谢信等专项表彰制度,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措施,激发医务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制约机制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严格的问责制度,实行医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和医务人员诚信档案制,将思想道德表现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医务人员崇高职业精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医院发展中,贯穿于医疗各项工作的始终,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式,持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激励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六安市中医院 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