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人的“滚烫”坚守
姜箫 本报记者 黄雪彦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给户外施工带来严峻“烤”验,在我市部分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建设者们挥汗如雨,争分夺秒抢抓进度,一幅战高温、抢进度的奋斗画卷在热浪中铺展。 走进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项目青山枢纽施工现场,混凝土班组正顶着蒸腾热气作业,工人沈维贵手持振动棒在齐膝深的混凝土中穿梭,汗珠滴落在未凝固的灰浆里。“浇筑不能停,不然会出现裂缝。”他扯了扯被汗水浸透的反光背心,黝黑的脸庞透着坚毅。“现在正是施工黄金期,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沈维贵说。 在天堂寨东互通项目施工现场,桥梁施工班组工人顶着烈日,在高空作业平台上熟练地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路基施工人员一丝不苟地进行土方压实、边坡修整等工作。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高温晒红了脸庞,但大家没有丝毫懈怠,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同样,在舒城县G206、S454公路重点工程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与焊花飞溅交织成夏日交响曲。在S454河棚大桥危桥改造工程钢筋加工区,刺眼的弧光与地面蒸腾的热流相互交织。工人们戴着厚实的手套,在滚烫的钢筋“丛林”中穿梭,精准地切割、绑扎、焊接,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滴落。“这些钢筋经过暴晒表面温度超50℃,我们穿着长衣长裤、戴着手套可不是因为怕晒,而是为了防止被钢筋烫伤或被钢丝划伤。”一名工人的工装后背早已结出大片汗渍。 为给建设者筑起“防暑屏障”,我市参建单位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科学调整施工时间,实行“干两头,歇中间”的错峰模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备足防暑降温药品,为施工人员发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资,定时到现场送西瓜、绿豆汤等解暑食品;设置多个休息棚和饮水点,为工人提供纳凉、休息和补水的场所。 高温是严峻的挑战,更是奋进的号角。我市交通建设者们以汗水诠释担当,在热浪蒸腾中争分夺秒,全力冲刺工程节点目标。这份烈日下的坚守,正是交通人最朴质、最滚烫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