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汗”卫城市的“容颜”

本报记者 杨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7月17日,清晨6时,裕安区响洪甸路的空气已带着灼人的热气,30摄氏度的高温提前拉开了夏日的序幕。环卫工胡业仓握着扫帚的手早已被汗水浸得发亮,他正俯身清扫夜市留下的狼藉——食品袋缠在路沿石缝里,竹签混着油污黏在地面,废纸巾被风吹得四散。“凌晨的垃圾还没清完,早市摊贩的三轮车就陆续来了,得赶在市民出门前把路扫干净。”他抹了把额角的汗,橙色工装后背已洇出深色的“地图”。
  不远处的绿化带旁,环卫工袁学敏正将半个身子探进密匝匝的灌木丛。入职刚一个多月的她,蹲在滚烫的地面上徒手清掏枯枝败叶间的烟头,阳光晒得她脖颈发红,汗珠顺着下颌线滴落在草丛里。“这片夜市热闹,碎垃圾特别多,机器进不来的地方,只能靠手捡。”她直起身捶了捶腰,目光又投向另一片藏着杂物的绿篱。
  夏日持续的“桑拿天”里,这群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始终与高温为伴。响洪甸路作为裕安区夜经济最活跃的路段之一,通宵营业的商户、流动的食客,让这里的清扫难度远超其他片区。“单是路面油污,就得用热水加清洁剂反复擦,赶上高温天,刚擦完的地面很快又黏糊糊的。”中环洁龙河扫保所所长卢陈洪望着来往的清扫车,语气里满是对工友的心疼,“但现在条件好多了,累了能去驿站吹吹空调,工会还常送绿豆汤来。”
  这份“好条件”,源于市城管局针对性推出的防暑保障。“今年作业时间特意避开正午高温,上午5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半的排班,让大家少受点罪。”据六安中环洁副总经理陈兆银介绍,机械化作业的升级更让效率倍增:主干道上,洒水车在11时至15时的高温时段加密巡回,水雾掠过路面时带起阵阵清凉;人行道和背街小巷里,小型清扫车配合人工捡拾,既减少了人工强度,又让保洁不留死角。
  在路边的环卫驿站,记者看到墙角整齐码放着防暑物资箱:人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一应俱全,冰柜里还冻着解暑的绿豆汤。“前几天有商户硬拉我去店里吹空调,说‘你们把店门口扫得这么干净,该歇歇’。”胡业仓提起这事,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现在市民体谅我们,我们干活也更有劲了。”
  当正午的阳光将路面晒得发烫,洒水车驶过的水雾里映出彩虹;当暮色染红天际,干净的街巷迎来散步的市民——这背后,是城市美容师们用坚守筑起的整洁防线。他们的汗水滴落在街角,晕开的不仅是湿痕,更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