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林水寨田园诗话
皖西日报
作者:周钢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周钢
2024年10月16日,我随六安市文旅局退休职工一道,前往裕安区江店镇林水寨生态园游览。 大巴车停下后,我们换乘游览车,直接来到园区中心观光区。我们行走在木制的水中栈道上,木栏两边水光潋滟,水面上还有零星开放着的红色睡莲,一处处田田的荷叶依然翠绿,只是不见荷花和莲蓬。荷塘的水清澈见底,连通着阡陌纵横的条条水渠。 远处是一望无边的稻田,稻子的顶部已呈一片淡淡的黄色;近瞧,微黄稻穗下的稻叶还是一片葱绿。水稻正处成熟的生长初期。 稻田边的水渠宽窄不一。窄处只有2米许,宽的主渠道有5、6米。有趣的是,渠道中水面上间或挤满了荷叶。靠近道路一边的渠边还不时可以见到刚刚开始抽出芦花花穗的芦丛。 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幅田园诗一般的中国水墨画。 仔细看这里的水渠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紧贴稻田一侧的渠壁都是用清一色的青砖垂直砌成的。田埂中间的地方有二层三四块砖被拿到了一边,使稻田潮湿的土壤裸露着——原来这是水稻生长后期的晾田呢。 据随行的导游左女士介绍,林水寨生态园是曾在广东等多地打拼20余年的本村人艾启凤于2015年回乡兴建的。她流转村里农田近5000亩。前三年,对流转的农田实行休耕,让土地休养生息,同时在田里进行农家堆肥,以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土壤有机肥力的增加。第四年开始施行高标准的鱼稻共生、虾稻共生的水稻种植。 为了让水“活”起来,生态园区建了水库,实行九级梯层灌溉。新建自动化泵站2座,配套一体化测控闸门5座,土壤墒情田间水层监测点2处,视频监测点7处,建成了节能高效的灌溉渠系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水田用水自动检测、计量和控制,既促进了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也使稻田里的鱼、虾生长在流动的活水中,促进了鱼、虾和水稻的共生共长。 林水寨的鱼稻田、虾稻田全部采用原生态的生产方式:人工栽植、人工除草、灯光诱虫灭虫、人工收割、人工摔打脱粒,不使用任何农药,也不让一滴工业机械用油落入田里。引进的稻米加工设备,不使用大米抛光工艺,确保大米脱糠后表面留存原有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这里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且只种一季,生长周期达到210天。沐春历暑经秋披霜,直至二十四节气的“小雪”后的第二天才开始收割。这里生产的大米被称为“鱼(虾)田雪稻”,口感软糯、细滑清香,并已经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稻谷认证。虽然市场价格每斤高达68元,但仍供不应求。 听着左女士的介绍,勾起我心底深处的一段往事。 五十年前,我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下放在长江边的普济圩农场二分场三连。全连有水稻田近3000亩,来自上海、合肥、芜湖、六安、巢湖等地知青230多名。我们的任务就是种水稻。那时,为提高水稻每亩总产,都是种双季稻。劳累自不必说,好在我们年轻,也没当回事。唯有喷洒农药让我们铭心刻骨,难以忘怀。每当水稻发生稻化螟虫害时,我们男知青就身背装着粉状农药的喷箱,在田里排一行,左手加压,右手持着喷头,一边走,一边对着水稻喷洒。一不小心,粉状农药沾在背部和手臂上。在那酷热的夏天,那种火烧火燎的疼痛,让我们终生难忘。那时,窜入干渠里浸泡清洗的我们连“环境保护”这个词都不知道,更不要提什么“环保意识”了。我们当时最朴素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水稻不用喷洒农药。 如今我们这代知青当年的梦想,在林水寨已成现实,这怎能不让我这个老知青感慨万分。 突然,老陈的一声呼喊:“快看,这稻田里插着的牌子!”随老陈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块木制的标牌插在稻田边上,上面写着“快乐新农人——深圳御香苑的稻田”。我随即在其他稻田里四处寻找,果然见到“快乐新农人:波司登的鱼田雪稻”“快乐新农人:程凯美茵的稻田”“快乐新农人:广东宏泰集团员工福利田”……更让我吃惊的是还有一块“金砖国家健康医疗国际合作委员会指定稻田”的牌子。我的乖乖,这来头的确有点大。 看到我们疑惑惊讶的眼神,左女士介绍:由于林水寨“鱼(虾)田雪稻”名声远播,2023年开始,广东、上海、北京、福建、山东、浙江等十多个省的60多家企业(集团)或组织和30多名个人在这里认领了自己的稻田。有些认领稻田的企业还组织职工在“自己”的田里插秧、割稻。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生态大米,以及自己参与劳动的快乐,更多的是感受到城里人平时无法领略的美好的田园生活。 我们沿着绿荫夹道的小路,来到“皖西传统民居”。只见一处约200平方米的土墙茅草顶的四合院出现在我们眼前。左侧门廊摆着一件古朴的洗脸架,雕着精细花纹。左右两侧廊沿摆放着近二十盆肉肉、金钱草等各种绿植。右侧场地上摆着两张桌子、一把可以撑开收起的遮阳伞,几个人坐在桌边喝茶聊天。往里看,四合院中摆放着花草,为院落添了几分生机。 一位40多岁的女士走出院门,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经询问,这位女士名叫陈若水,来自浙江温州。她与艾启凤认识后成为好朋友。2020年前后,每年都来林水寨小住数月。2021年她在这里认领了5亩水稻田。她为这里的田园美景所吸引,今年4月,干脆租下了这座农家四合院,又认领了一亩生态蔬菜地,自己打理。在她的菜园里,我们看到了生长茂盛的菠菜、大蒜、辣椒、大白菜等,还有刚刚成熟的玉米,有的已被“主人”掰掉煮着吃了。 陈女士十分开明,她指着挂在树枝上的微信二微码说:“这是我的手机二维码,你们愿意,欢迎你们再来这里做客”。我好奇地上前扫码,立即“田园人家”四个字闪现在手机屏幕上。 我猛然一悟,陈女士从喧嚣的城市来到这大别山下的林水寨,这里美丽的田园,一定是她的梦想田园! 如今,林水寨生态园已成为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会员。也因为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成为国家3A级景区、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成为一个成功的农文旅融合的范例。 这里更是人们心中的梦想田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