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舅家的小院
皖西日报
作者:刘家宝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刘家宝
上次去表舅家做客,还是在两年前的“五一”。 当时,表舅在邀请的电话中一再强调,他家的小院获得了市级“美丽庭院”的光荣称号,那时春景正好,让我无论如何也要抽空回乡下走走,并且要陪我好好干一杯。 表舅家的小院可不小,放在城里绝对是一个超级大院子。乔迁新居的时候,我去表舅家贺喜,虽然当时院子里只修通了一条院门到堂屋的主路,路两侧还都是散放着瓦砾的泥巴地,但我当时就对他家院子占地面积的奢侈发出了一番惊叹。时间过去了好几年,平时我们都各忙各的生活,电话联系都是有事讲事,偶尔见面也总是匆匆忙忙,我也确实想去和表舅好好聊一聊,尽情喝一杯,顺便再看看那个印象中大而空旷的院子到底被修整成了一个什么样的“美丽庭院”。 一路畅通,车子平稳地停在了表舅家的院门前。走下车的那一瞬间,我就被院门两侧的蔷薇花震惊住了。准确地说,那是两堵蔷薇花墙,本是栅栏的院墙被蔷薇花攀得严严实实,成了两堵彩色的花墙。那时,正赶上蔷薇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密密匝匝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小的拳头,铆足了劲向上举着,似乎在为春天呐喊助威;就像是幼儿园中的孩子,挤在一起仰着脸,对着春风咧开嘴笑。“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那一刻,我真的陶醉了,连忙拿出手机拍照,并以花墙为背景,来了一通自拍。 然而,这只是表舅家院子的一个封面,院内的景致更精彩。进到院中,便恍然走进了一座精巧的园林,院中有佳木有繁花,错落有致;有秀草有奇石,相互点缀;有山茶与海棠共语,有金桂与银杏伴舞。海棠和樱花已过了花期,有了一点夏木阴阴的意味,而月季开得正艳,花朵硕大,显得热情奔放,精神饱满。院墙边的几株紫叶李已开始挂果,绅士般默立着,风一过,隐藏在深紫色叶丛中的嫩果便探头探脑地四处张望……东南角,有一小片水池,水面上几片睡莲静卧,睡莲下几尾锦鲤游弋。水池的边角处有几弯小巧的折桥,上面是一座飞檐的亭榭。因为院子面积很大,所以还开出了几畦菜地,葱蒜与韭菜长得精神抖擞,生机勃勃。真是一座不错的小院,我觉得不光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这里都会有不错的景致;不仅是平日,风来、雨来、雪来,这里都能找到最佳的观赏点,真的无愧于“美丽庭院”的称号。表舅说,这些都是大军子在网上找人设计的,花费了不少心思。大军子是我的小表弟,上学读书时不太上心,但闯荡社会后就显得特别精明和能干。表舅没有忘了向我展示那块红绸覆盖下的“美丽庭院”的牌匾,那是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明办、市妇联等几家单位联合颁发的,表舅抚着牌匾自豪地说,看看这档次,多棒!那语气,那神情,仿佛是在炫耀自己的镇宅之宝,不由得把我逗笑了。 当晚,清风习习,花香阵阵,表舅把酒宴设在了小院的正中,立刻便有了“花间一壶酒”的意蕴,只是绝没有李白当年的孤寂与冷落。表舅虽是长辈,可只大我一岁,我们俩是一个村子里长大的玩伴,所以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表舅初中毕业没能升上学,后来便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队伍,前些年和儿子一起回乡创业,承包了几乎全村的土地和好几方池塘,很快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和养殖大户。我和表舅的话题很多,有对童年时光的追忆,有对贫穷岁月的品味,但更多的是对现今生活的感慨,对美好乡村的赞美。仅门前的这条路,我们就感慨过多次,那时在镇上的中学上学,每个来回,我和表舅都结伴而行,但每走一趟,我俩都会被累得唉声叹气,尤其是雨雪天,道路泥泞不堪,真是走一次怕一次。而现在,这条路早已是车行平稳,转瞬即达了。那晚,我和表舅唠了很多话,喝了不少酒。酒至酣处,突然想起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句子“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于是便附庸风雅,在手机上写下了一首小诗: 陈家小院门敞开,四季景致拥入怀。 一畦春韭迎阶碧,几树夏花向阳开。 池中红莲娇又嫩,枝上黄杏摇且摆。 欣逢盛世人安乐,和美乡村逐梦来。 其实这都是两年前的事了,却依然历历在目。前段时间,表舅又好几次打电话邀请我一定要再回去一趟,并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小院有了新变化。倒不是表舅卖关子吊起了我的胃口,而是我真的想念表舅家的那个小院了。我知道,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呼唤。我是在乡野中长大的,对乡村有着深深的依恋,现在的我,虽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做到“田园将芜胡不归”,但却一直“性本爱丘山”。所以,每当我感觉到生活的劳累值将要拉满时,我就想回到乡村,我觉得乡村具有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净化功能,在其间走一走,静一静,就如同给心灵洗了个澡,能涤去生活中的诸多积垢,涤去心中诸多的纷乱与尘杂、焦灼与苦闷。于是在接电话时,我仿佛就沉浸在了表舅家的小院中,并马上拟定了归期。然而人算还得有天算,前段时间,囿于琐事缠身和案牍劳形,回乡的计划也就只能一拖再拖,直至从春天拖到了夏天。 终于,我又一次走进了表舅家的小院。 院中赫然多出了一间平房!以前的菜畦处,连接到主屋,加盖了一间平房,这显然破坏了小院原有的布局!面对我满眼的疑问,表舅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以前翻盖住宅时,没有想到设置书房,后来感觉改用哪一间都不太合适,就索性在院中加盖了一间。我明白了,上次回来时,我就开玩笑似的给表舅提了一条意见:房屋装修很上档次,小院环境也绝佳,就是少了一点文化气息。我当时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表舅当真了。走进书房,整面墙的书橱中,摆放的大多都是适合孩子阅读的儿童读物,也有一些名著和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宽大的书桌上,摆放着《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还有翻开书页的小学课本,这是表舅的两个孙子的。另一侧,居然是一本翻开的《平凡的世界》,上面压着一块放大镜,旁边还架着一副老花镜。哇,表舅也在读书! 晚宴仍设在小院中。一开始很热闹,大军子两口子一个劲地劝酒,两个孩子跑前跑后。之后,他们都撤了,只剩下我和表舅时,烧完最后一个菜的妗子才有空闲坐到餐桌边。这两年,表舅家又发展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收益更好了。妗子对这些很满足,对能干的儿子和媳妇,还有两个可爱的孙子都很满意。聊起书房,妗子插话说,你舅现在想做个文化人呢,前段时间,镇里成立文联,开代表大会,前庄老张是代表,你舅不是,你不知道他跟死了表大爷一样蔫了好多天。妗子的话把我们逗乐了。表舅端起酒杯深深地喝了一口,然后很真诚地说,在外打拼也好,回来承包土地也好,我都办过一些蠢事,现在读点书,心里亮堂多了,只是眼睛不太好使了,有的字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不过,两个孙子都上学了,我给他们做了榜样,让他们也都喜欢上了读书,这是我最高兴的事。停顿了一下,表舅又说,我小时候上学不太行,却非常喜欢读书,但那时没有书读,现在不同了,网上啥书都能买到,另外,村里还有“农家书屋”,这么好的条件,不用可惜了。 一整晚,书,成了我和表舅的主要话题,这也让我从心底对表舅生出了又一层敬意。如果说,两年前,小院用美景震撼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和谐与美好,而这一次,是小院中的书房感动了我,让我看到了乡村的未来和希望。我觉得,景美,只能让我想对这个小院多看一眼,而有了书房,我一定会对这个小院高看一眼。于是,我拿起手机,又给表舅发去了一首诗: 半生奔波未惆怅,院中把酒话家长。 喜看花木吐芬芳,乐享农家稻米香。 春秋耕种影匆忙,早晚诵读声悠扬。 待到晚辈英名成,含笑不语对斜阳。 写诗之际,我的脑海中反复闪现着两个画面:一是我们聊天到夜深时,书房里的灯还一直在亮着;二是表舅家的院角处当时正盛开着一丛花,那是一丛攀墙而上、对空怒放的凌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