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时事·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女性健康的“粉红杀手”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04日    来源:皖西日报

  乳腺癌作为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胁,常被称为“粉红杀手”,这种称呼不仅因为其主要影响女性,也暗示着疾病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微妙联系。每年全球有成千上万的女性面临乳腺癌的挑战,初期往往不易察觉,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早期筛查和个性化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战胜病魔,重获新生。
揭秘雌激素与HER2如何成为癌细胞的“帮凶”
  有些乳腺癌特别喜欢“吃激素长大”,比如雌激素本来是维持女性健康的好帮手,负责调节月经、保持皮肤弹性,可一旦乳腺细胞变坏了(癌变),雌激素反而成了“叛徒”,它像给癌细胞发工资一样,拼命刺激它们分裂繁殖,让肿瘤越长越大。另一种叫HER2的蛋白更危险,它像给癌细胞装上了“火箭推进器”,不仅让肿瘤长得飞快,还容易往其他器官跑。医生对付这两种坏分子有小绝招,就是如果肿瘤靠雌激素“吃饭”,就用药物(比如他莫昔芬)切断它的“粮草供应”,让它活活饿死;如果肿瘤有HER2“推进器”,就用靶向药(比如赫赛汀)当“拆弹部队”,精准拆掉推进器。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人需要同时用两种药,就像对付火灾时既要灭火又要切断电源。医生还会根据肿瘤特点调整方案,比如年轻患者可能更适合长期用药控制,而绝经后女性则用另一种药“锁死”雌激素来源。
钼靶和超声联手,揪出乳腺癌的蛛丝马迹
  很多女性觉得自己摸一摸乳房就能防癌,其实就像用肉眼找蚂蚁——太小或藏得深的根本摸不到!真正的火眼金睛是医学检查,钼靶(乳腺X光)像一台高清扫描仪,专门找乳腺里细小的钙化点,这些钙化点小得像撒在面粉里的盐粒,但可能是癌变的信号弹。超声检查则像透视眼,能看清肿块到底是“水气球”(囊肿)还是“实心石头”(肿瘤)。年轻女性乳腺组织紧实,就像一团密实的棉花,钼靶可能看不清楚,但超声却能穿透层层组织,连米粒大的病灶都逃不掉。医生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钼靶,年轻女性或孕妇可以选超声(没有辐射),但高危人群可能需要从30岁就开始盯梢,这两种检查就像侦探搭档,一个负责找线索,一个负责破细节,配合起来连最会躲藏的早期癌症也能揪出来。
BRCA突变者怎样预防性切除防患未然
  如果家里奶奶、妈妈、阿姨都得过乳腺癌或卵巢癌,可能要查查是不是基因里带了“坏种子”(BRCA突变),这种突变像一颗遗传定时炸弹,携带者一辈子得乳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5倍以上。有人选择先下手为强,直接切掉乳腺和卵巢,把风险砍掉一大半,这听起来像壮士断腕,但手术后可以用假体重建乳房,或者用自己肚子上的脂肪重塑外形,效果几乎看不出差别,就像把被台风刮坏的房子重新装修一遍。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要动刀,也有人选择每年做乳腺磁共振严密监控,这种检查比普通B超更精细,连芝麻大的异常都能发现,就像给身体装了24小时监控摄像头。但无论选哪种,都得先做基因检测确认炸弹位置,再和医生、心理专家聊透利弊,就像买保险前要把条款一条条看清楚。
保乳还是全切?新辅助治疗让选择不再艰难
  过去治乳腺癌就像拆房子,不管危房多大,直接整个推平(全切手术)。现在医生更像精修师,对早期患者只切除肿瘤区域再加放疗扫尾,效果和全切一样好,还能保住乳房外形。如果肿瘤太大或位置刁钻(比如紧贴乳头),可以先用化疗或靶向药把肿瘤“打瘦”,就像先给气球放气再打包,让原本不能保乳的人也有机会,比如HER2阳性患者,用赫赛汀这种“精准导弹”配合化疗,能把肿瘤从乒乓球大小缩成黄豆粒,这些方法不光保住了乳房,还降低了复发风险,毕竟谁都不想野草春风吹又生。当然具体用哪招得看肿瘤类型、年龄和身体情况,医生会像“裁缝量尺寸”一样定制方案,年轻患者可能更在意外形,会选择保乳;年纪大的患者若身体弱,可能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治疗结束后的定期复查就像定期给房子做安检,确保没有隐患残留。 
        (庐江县人民医院 张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