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九州纵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消化系统“通”关秘籍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同样是便便,有人是每天按时来敲门,去也匆匆。而有人却是三五天或更久来一次,来了之后又久久不愿离开,让人万般无奈。面对便秘的困扰,今天就带你探索关于便便的那些“秘”事!
什么是便秘
  正常人排便一般是每天1—2次,如果进食少,也可以2—3天1次,大便外形呈香蕉状或金字塔形,软硬适中,含水量在60%—70%。而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持续6个月以上的便秘则诊断为慢性便秘。便秘通常有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之分,功能性便秘又叫作“肠道蠕动功能障碍”,往往在肠镜检查时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每天感觉肚子胀得鼓鼓的,排便没有力气,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而器质性便秘有明确的病因存在,常见于肠道肿瘤、肠梗阻等引起的排便障碍,一旦发现要及早就医。
便秘有哪些危害
  大便是我们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有人说“一日不排便,胜抽三包烟”,长期便秘对身体可造成多种危害。
  1.引起肛肠疾病。便秘能直接引起或加重肛肠疾病,如肛裂、痔疮、直肠炎等,严重便秘者可能引起结直肠癌。
  2.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便秘时因用力而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如诱发脑卒中、脑出血、心绞痛、心梗等。
  3.导致排泄系统失调。如果肠道内的食物残渣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会积存在肠道褶皱中,被肠壁重复吸收,这样容易使女性身材走样,使男性“将军肚”凸显。
  4.影响大脑功能。滞留在肠道中的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氨等,这些物质一部分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大脑功能,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失眠、烦躁易怒等,可加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5.降低人体免疫力。人体70%以上的免疫细胞都位于肠粘膜上,便秘产生的肠道毒素会被肠道重复吸收,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
  6.影响女性健康。便秘产生的肠道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会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导致女性皮肤粗糙,面色晦暗无光、痤疮、口臭、月经不调、腹胀、尿路感染等。
  7.加速人体衰老。我们的肠道内分布着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种菌群,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维持着肠道的健康。长期便秘会造成肠道菌群平衡失调,即有害菌的比例升高加速人体的衰老,导致疾病的发生,缩短寿命。
便秘好发哪些人群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代谢速度变慢,加之活动量减少,造成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问题。
  2.久卧或久坐的人也是便秘的好发人群之一,长期久卧或久坐的人,常见伏案工作者、司机、长期卧床的病人,也见于现在的“低头族”,长时间玩手机的人。由于缺乏运动造成肠道肌肉松弛,肠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这样就容易形成便秘。
  3.有不良排便习惯的人,有些人因为工作压力增加或排便环境的改变,有了便意后不能及时排便,长时间憋大便会使直肠的感觉神经变得迟钝,最终形成习惯性便秘。
  4.饮食不健康的人群,长期的吸烟饮酒,常吃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每天饮水量小于1000ml,比较容易诱发便秘。这些不健康饮食容易形成致癌物质及有害代谢物增多,污染肠道环境,杀死肠道内有益菌,最终导致有害菌增多,危害肠道健康。
如何科学预防便秘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细加工食品,如面包、甜点、油炸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苹果、香蕉、绿叶蔬菜、坚果等,建议成人每日25至30克,避免胀气。适量摄入酸奶、泡菜、纳豆等发酵食品,或遵医嘱补充益生菌制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环境。
  2.充足饮水,每天至少喝1500至2000ml水,晨起一杯温水可刺激肠道,加快代谢。
  3.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晨起或餐后尝试排便,每次不超过5分钟。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日3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每坐1个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压力过大会抑制肠道蠕动,可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放松。
  5.避免滥用通便药物,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损伤肠道神经,加重便秘。
  6.若长期便秘伴随腹痛、便血、体重下降,需要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肠癌等疾病。
    (六安市人民医院 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