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卫生科普天地·公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肠镜检查前需知要点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肠道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消化吸收和排毒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负责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患病率日趋增加。据2024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于全身第二、消化系统第一,更为严峻的是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结肠镜检查是筛查早期肠癌和诊断肠道病变的重要手段,识别并及时切除癌前病变,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那什么是肠镜检查呢?检查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肠镜检查那些事。
什么是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将一种细长、弯曲的软管通过肛门插入大肠,利用软管前端的“摄像头”来观察整个大肠的技术。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满足几乎全部结肠区域的检查需要。肠镜内部还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使得在肠镜下钳取组织做病例检查,甚至进行切除病变等操作。
哪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中国人群肠癌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一般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时间,因此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一次肠镜检查。《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版)》推荐以下人群立即检查:
  1.年龄在40-74岁一般人群
  2.直系亲属有肠癌病史的人群
  3.本人有癌症史
  4.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
  1.慢性便秘
  2.慢性腹泻
  3.黏液血便
  4.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人群
  5.慢性胆道疾病或胆囊切除史人群
  6.长期抽烟、饮酒人群
  7.长期缺少运动,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者
  8.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史人群
多久做一次肠镜检查
  目前大肠癌呈高发趋势,推荐普通人群每5-10年行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腺瘤性息肉史的患者建议每年做1次全结肠镜检查。而对于高危人群,特别是有2个直系亲属确诊肠癌或进展期腺瘤,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史中最早确诊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有哪些流程
  1.预约和准备:首先需要提前到医院的消化内镜中心预约肠镜检查时间,做无痛肠镜检查需提前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人群需停药一周。检查前1天开始进低纤维半流质饮食,如白粥、面条、豆腐等,禁食芹菜、韭菜、西瓜、火龙果等多渣和带籽水果。检查当日禁食水。
  2.清肠准备:通常需要在检查前一天和检查当日分批次服用清肠药物进行肠道排空准备。一般建议在检查前4-6小时完成清肠准备,直至大便排成清水样。
  3.体位摆放:检查当日进入内镜室后,先更换肠镜专用病员服,后卧于检查床上,一般采用左侧卧位,屈膝,行无痛肠镜检查者麻醉师给予静脉麻醉。
  4.肠镜进入:医生将一根带有摄像头的软管,从肛门进入,通过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一直到达小肠末端。在肠镜通过生理性弯曲部位的时候,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或者疼痛感,需要检查者尽量放松。
  5.观察和诊断:肠镜可以360度观察整个肠腔。医生在做肠镜的时候,需要往肠道里充气,将结肠撑起来,让肠粘膜充分展露。如果发现肠道内长有异常东西会利用活检钳钳取,送病理检查。
  6.退出肠镜:肠镜进入回肠末端之后,医生就开始慢慢退镜,一边退镜一边观察肠道有没有病变,如炎症、出血、息肉、肿瘤等。
  7.检查结束:肠镜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将气体尽量排出。部分被检查者在检查完后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对此不必过于紧张。肠镜检查后,不建议马上进食,待结肠内气体排出、腹胀消失后,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肠镜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常规服用降压药,停用降糖药。
  2.女病人避开月经期,不佩戴金属饰品,如项链、耳环、戒指等。
  3.做无痛肠镜者需要提前到医院心电图室完善心电图检查,并由麻醉医生评估心脏功能。
  4.家属陪同,勿自行驾车。
  5.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抗血小板凝聚或抗凝药物者,提前告知医生,停药1周后再行检查,以免检查过程中引起肠道出血。
  (六安市人民医院 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