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卫生科普天地·公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儿童飞絮过敏的防护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今年“五一”假期笔者驱车前往徐州游玩。一路北上,途经我省淮南、蚌埠、阜阳、宿州等地,越往北,感受越强烈,空气中漫天飞舞的“雪花”——杨絮和柳絮越发密集,让人不甚烦恼。笔者所在的六安市位于淮河以南,虽然杨树种植比例没有北方高,但每年4-5月,城市中都会出现飞舞的白色绒球,这些轻盈的飞絮虽然看起来浪漫,却让不少孩子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肿,甚至咳嗽喘息等症状。
  作为六安市的一名儿科医生,四五月份在门诊中接诊的过敏患儿明显增多,其中不少都与飞絮有关。许多家长误以为孩子是“感冒”或“上火”,自行用药却效果不佳。事实上,柳絮和杨絮本身并非直接过敏原,但它们就像“特洛伊木马”,携带的花粉、灰尘等颗粒,加上物理刺激,很容易诱发或加重儿童的过敏反应。
飞絮引发儿童过敏的原因
  一、过敏的罪魁祸首是谁?
  柳絮和杨絮是杨柳科植物的种子纤维,其直径约20-50微米,本身并不是强致敏物,但它们容易吸附空气中的花粉、尘螨、霉菌孢子等过敏原。当飞絮进入孩子的呼吸道或接触皮肤时,这些过敏原就会触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过敏症状。
  二、为什么儿童更容易中招?
  1.呼吸道更敏感:儿童的鼻腔和气道较窄,纤毛运动能力较弱,飞絮更容易沉积并刺激黏膜。
  2.行为因素:户外活动时间长,喜欢触摸飞絮玩耍,揉眼、吃手等习惯增加接触机会。
  3.气候影响:春季干燥多风,飞絮飘散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最大达15℃),易诱发气道高反应。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对飞絮过敏?(附症状对比表)
  飞絮过敏的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认为感冒或皮肤感染。主要症状包括:
  
  特别注意:“第一次接触没事”≠不会过敏!过敏反应通常需要多次接触才会显现。
家长必备的防护策略
  一、减少接触: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1.调整外出时间:飞絮高峰通常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出门。
  2.物理防护:佩戴儿童专用护目镜;使用轻薄透气的口罩(建议医用外科口罩,普通棉布口罩无法阻挡微小颗粒);穿长袖衣物,避免飞絮直接接触皮肤。
  3.居家防护:关闭朝南窗户,改用空调或空气净化器通风;在纱窗上喷水或挂湿纱布,能有效吸附飞絮。
  二、回家后的关键处理步骤
  1.换鞋、换外衣,避免带入飞絮。
  2.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如“鼻可乐”洗鼻器)。
  3.洗脸+洗手,尤其是眼周和口鼻部位。
科学用药与就医指南
  一、家庭常备药物
  1.轻度症状:鼻塞/喷嚏,西替利嗪滴剂(6个月以上可用),氯雷他定糖浆(2岁以上可用)具体剂量按体重计算,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眼睛痒,色甘酸钠滴眼液(无激素,适合儿童)。
  2.皮肤瘙痒: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破皮禁用);严重时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地奈德,需医生指导)。
  二、何时需要去医院?
  1.出现喘息、呼吸急促(警惕哮喘发作)。
  2.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可能合并感染)。
  3.皮疹扩散、溃烂或伴随发热。
长期管理:让孩子的免疫力更强大
  1.记录过敏日记:记录症状发作时间、天气、饮食,帮助医生精准判断诱因。
  2.逐步脱敏:对于每年严重过敏的孩子,可考虑过敏原检测+脱敏治疗。
  3.增强体质:春秋季适当户外活动(非飞絮高峰时段),提高适应能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诱发过敏。
  曾有一位5岁男孩,奶奶带他在滨河公园玩耍时突发喘息,这个孩子本身有哮喘病史,但当时未携带吸入药物,患儿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多,导致呼吸困难,后因送医不及时患儿失去生命。飞絮虽恼人,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孩子们依然可以快乐享受春天。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疑似过敏症状,建议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西院区 胡皋生)
症状类型 典型表现 与感冒的区别 何时需就医?
过敏性鼻炎 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 不发热,鼻涕清澈,持续超过2周 影响睡眠或导致中耳炎
过敏性结膜炎 眼睛红肿、流泪、瘙痒,揉眼后加重 无脓性分泌物,抗过敏眼药有效 出现畏光、视力模糊
皮肤过敏 面部、颈部红斑、风团,剧烈瘙痒 接触飞絮后迅速出现,边界清晰 抓破感染或全身性皮疹
过敏性哮喘 咳嗽、喘息、呼吸急促 听诊有哮鸣音,运动后加重 呼吸费力、口唇发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