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要闻·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颈糖共病术后精细护理策略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颈椎病与糖尿病存在病理生理交互影响,主要表现为颈椎病变刺激颈交感神经节,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神经根压迫影响胰腺血供及神经调节,加重糖代谢异常,同时围手术期高血糖延缓切口愈合,颈椎制动增加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风险。研究显示,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1.5倍(Chen et al.,2022),因此术后精细化护理至关重要。
术后护理核心要点
  一、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术后动态监测血糖,每2-4h监测血糖,避免应激性高血糖(空腹6-8mmol/L,餐后≤10mmol/L),预防低血糖。夜间血糖不低于5.5mmol/L。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液>100ml/h或颜色转鲜红,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处理。四肢末梢血运、感觉、肌力及活动度,警惕脊髓水肿或血肿压迫。
  3.保持颈椎中立位,使用颈托固定,避免过度屈伸或旋转。每2h协助患者轴线翻身,预防压疮,尤其注意糖尿病患者骨突部位的皮肤保护。
  二、疼痛护理
  遵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轻度疼痛(NRS1-3):采用乙酰氨基酚联合颈部冰敷,避免影响血糖;中重度疼痛(NRS≥4):使用曲马多,神经痛患者加用甲钴胺;禁用激素类药物及非选择性消炎镇痛药。
  三、饮食指导
  术后1-3天以无糖藕粉、过滤菜汤、鱼汤等流质为主,4-7天过渡到燕麦粥、蒸蛋羹等半流质;恢复期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重点摄入清蒸鱼、杂粮饭、焯拌菠菜等优质蛋白及高纤维食物。蛋白质按1.2-1.5g/kg补充,碳水化合物控制在100-130g/d,预防酮症酸中毒。
  针对糖尿病伤口愈合特性,可增加微量元素补充:1.术后3日内每日补充维生素C500mg(柑橘汁或口服制剂)促进胶原合成;2.锌元素每日15mg(牡蛎汤/南瓜籽粉)增强免疫;3.硒元素50μg(巴西坚果2颗)抗氧化修复。对于血糖波动较大者采用分餐制,将全天碳水分配到6餐,每餐不超过25g碳水当量。
  四、并发症预防
  1.渗液多时每日换药,防止切口感染。
  2.雾化吸入联合叩背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
  3.术后6h开始踝泵运动,高危患者穿弹力袜,防止深静脉血栓。
  4.每日检查足部皮肤,37℃温水泡脚后涂抹保湿霜,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
  5.留置导尿管时间不宜过长,尽早拔管,预防尿路感染。
  五、康复训练
  1.早期(术后24h-2周):维持脊柱稳定,预防废用综合征,术后48小时在颈托固定下进行踝泵运动、上肢神经滑动练习——患者仰卧位,治疗师缓慢外展患肢至90O,同时背伸腕关节,维持10秒/次,每日3组,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加重。
  2.中期(2-6周):恢复颈部部分活动度,耸肩训练、肩关节钟摆运动、视觉-前庭整合训练,坐位注视固定靶点,缓慢左右转头30O,每日10分钟,改善糖尿病合并颈椎病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碍,逐步缩短颈托佩戴时间。
  3.后期(6周-3月):重建颈椎动态稳定,仰卧位点头训练(下巴后缩至双下巴状态),游泳,弹力带抗组练习需控制拉力≤5kg。
延续性护理与多学科协作
  一、出院随访:术后1、3、6个月复查颈椎X线或MRI,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二、建立微信管理群,护士每周推送康复视频及血糖记录表。
  三、跨学科协作:内分泌科制定个体化控糖目标(老年患者HbA1c可放宽至7.5%-8%),康复科定制颈部等速肌力训练方案(角速度60O/s起始)。
护理质量提升方向
  一、引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将平均住院日缩短至5-7天。
  二、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实现血糖波动可视化。
  三、开发颈椎-糖尿病复合管理App,集成康复提醒与并发症预警功能。
  (六安市中医院骨伤一科 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