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桑田小镇”织出“新丝路”

——霍山县与儿街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本报记者 汪娟 通讯员 解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我家就在这附近,在这里务工,既能赚钱,还能照顾家庭。秋蚕春蚕两季,一年差不多有一万多元收入。”近日,霍山县与儿街镇四顾冲村村民范大霞谈及现在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进与儿街镇四顾冲村盛隆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村民肖杨明专门负责采摘桑叶,他说:“养蚕一年两季,大概五个月时间,总收入一万七千元左右。”在养蚕的季节里,他忙碌而充实,其余时间,他还能灵活就业,同时兼顾家庭。
  初夏时节,盛隆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27亩桑园郁郁葱葱,5个蚕桑养殖大棚整齐排列,1座蚕沙车间和1个小蚕共育室功能完备,合作社颇具规模。2024年,合作社蚕茧销售收入达50万元,不仅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更实实在在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与儿街镇是农业大镇,养蚕种桑历史久远。近年来,与儿街镇立足资源禀赋,围绕“桑田小镇”发展定位,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做好蚕桑经济,充分发挥其带动效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与儿街镇四顾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郁国锋告诉记者,蚕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该村带来了显著效益,村集体经济连续三年稳步增长,周边67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连同蚕种厂,年用工量7000人次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桑树600余亩,形成了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
  效益显著,前景广阔。为进一步完善蚕桑产业发展链条,村里引进了霍山县天缘桑蚕制种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设备正在陆续进场,预计今年6月投入使用。届时,这里将成为专业化蚕种养殖基地,年产蚕种可达8万多盒,为周边群众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郁国锋满怀期待地说:“这个项目配备了削茧机、鉴蛹机、冷冻库、冷藏库等先进设备,制出的蚕种品质好、销路广。该项目投产后,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群众务工6000人次以上。”
  如今的与儿街镇,蚕桑产业已形成规模,全镇桑园面积6300余亩,年产值突破3.15亿元。小小蚕桑,正释放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儿街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秉忠告诉记者,下一步,全镇将以“桑田小镇”建设为引领,聚焦蚕桑二产加工环节,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积极培育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做强第二产业,反哺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让蚕桑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群众就业增收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