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洼地治理 变“害”为宝

——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侧记本报记者 宋金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5月的金寨县白塔畈镇九树村,层峦叠翠、流水淙淙,沿着治理后的马道河边漫步,麦穗摇曳、柳绿花香,治理后的河道两岸成为周边居民触目可及的好风景。
  “老人们常说,九树村有两愁,一愁庄稼顺水流,二愁大水上床头。把河道治理好,是附近老百姓多年的共同心愿,如今,心愿达成。你看看这里,风景优美、干净整洁,大水来了也不怕,再也不闹心了。”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金寨县)总监理工程师林胜告诉记者,九树村村民祖辈靠河而居,农田灌溉、人畜饮水都依靠家门口这条马道河,但由于地势低洼、河道狭窄、淤堵损毁,造成沿岸十年九涝。每逢雨水季节,淹没庄稼、房屋进水更是家常便饭,给附近居民造成巨大损失。“这一段的洼地治理范围为马道河上段,起于白塔畈镇九树村,终点为与史河总干渠交汇处,综合治理长度7.62km,主要建设内容为清淤疏浚、新建护坡护岸、防汛交通桥、拦砂坎及其他附属建筑,目前已基本完工。”
  据悉,该项目为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金寨县一期项目)。项目总投资5915万元,于2024年2月29日开工,2025年4月28日工程完工,计划5月底前进行完工验收,目前5个分部工程已全部完成验收。该项目的实施将马道河上段排涝标准提升至二十年一遇,使治理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真正做到“涝水排得出、洪水防得住”,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县洼地治理项目主要涉及史河洼地,工程分布在梅山镇、白塔畈镇2个乡镇,工程总投资2.92亿元。”金寨县水利局洼地治理工程建管处工作人员缪剑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各项任务目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安全度汛。”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势平缓低洼,干流和支流洪水、洪水和面上涝水相互影响,经常出现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的局面,特别是低洼地区易涝多灾。易涝范围包括沿淮湖洼地、淮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淮南支流洼地,淮河流域的易涝面积占到全省易涝面积的近80%。这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易涝地区政府和群众迫切要求全面治理、提高排涝标准。
  近年来,省水利厅及沿淮各市积极谋划安徽省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对构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解决低洼地区易涝多灾现状,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涉及沿淮及淮北6市28个县区,根据省水利厅部署安排,该项目由六安市牵头推进前期工作。六安段总投资39.72亿元,涉及城西湖、城东湖、姜唐湖、临王段、史河、淠河6片洼地,工程分布在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山县和霍邱县6个县区。目前,在建的霍邱县2024年3个标段、金寨县2个标段、金安区2个标段、裕安区2个标段、叶集区1个标段基本完工,剩余霍邱2024年2个标段、裕安区2个标段、叶集区1个标段度汛工程全部完成,满足度汛要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6亿元,总体形象进度约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