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剑指高端 “智”造实力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3500吨级先进压铸设备巍然矗立,六轴去毛刺机器人精细作业,36条CNC数控车床有序运转……4月21日下午,走进启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的生产车间,先进的设备,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都彰显着企业强大的“智”造实力。 驻足压铸设备前,只见金属熔液如子弹般射入模具,伴随着有节奏的机械轰鸣,原本需要多道工序生产的电源箱体和控制器外壳,在自动化压铸岛中完美成型。“从毛坯压铸到最后的GP12外观检测,一系列流程都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启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邵锋指着正在高速运转的各种先进设备介绍说:“这个是六轴去毛刺机器人,可精准去除工件表面毛刺,实现单件产品人工成本降低80%;这个是‘搅拌摩擦焊’,不仅能规避传统熔焊缺陷,还能保障焊接强度,提升整体结构稳定性。”随着生产线的深入,记者逐渐见识了智能制造的强度。 作为金安区招商引资的重点成果,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自2023年底投产以来持续刷新“金安速度”:半年完成一期60亩标准化厂房建设,5个月实现从试产到日产600台套的跨越。“得益于六安优异的营商环境,以及政府在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的支持,让公司能够迅速建成投产、发展壮大。”邵锋透露道,目前公司产品主要终端客户为比亚迪、阳光电源、汇川技术、潍柴动力等全球高端客户,随着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公司团队逐渐成熟,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年纳税额可达2000万元,为六安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金安加速延伸时,一场传统基建领域的“智”造变革正同步上演。安徽建工智能制造集团六安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激光切割火花四溅却不见人影,焊接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构建钢构骨架,智控中心显示屏上跳动着整个厂区的生产数据。“这条智能产线实现钢梁从激光切割下料、组立、焊接、矫正、喷涂等全流程智能化,11人班组即可实现全流程不间断作业,是常规人工产线生产效益的1.5倍。”谈及智能化带来的改变,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苏海军的话语中满是自豪:“数字化改造不仅让项目工期较传统模式缩短50%,更能通过智控系统实时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这家集钢结构设计、研发、销售、制造为一体的钢结构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科技引领,持续提升在桥梁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产值同比激增150%,达6.4亿元。安徽建工,正剑指省内乃至全国钢结构行业高端智能化钢结构生产加工基地第一方阵。 金安区的“智”造变革远不止于单体企业突破。全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力,2024年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获评省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2个,新增省数字化车间4个。 数据见证发展质效:2024年全区GDP突破4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等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列全市前三。随着启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二期项目的启动、安徽建工智能产线的升级,这片“智”造高地正孕育着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