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黄疸的“克星”
皖西日报
作者:章燕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新生儿降临的喜悦背后,黄疸问题常常让新手爸妈忧心忡忡。看着宝宝原本粉嫩的小脸渐渐变黄,家长们满心焦急,各种关于黄疸的疑问也随之而来,其中“黄疸就要停母乳”和“蓝光治疗”更是备受关注。 母乳性黄疸:并非“洪水猛兽”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浓度上升,而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多为生理性,通常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母乳性黄疸是生理性黄疸的特殊类型,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持续2-3周甚至更久。很多家长担心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吃母乳了,其实它通常对宝宝危害不大。母乳中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能增加肠肝循环致胆红素升高,但母乳是宝宝最理想食物,富含营养和免疫因子,对宝宝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提升至关重要。 停母乳:并非必要之举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建议轻易停母乳,盲目停母乳会影响宝宝营养摄入及后续母乳喂养,还可能导致母乳分泌减少。仅当宝宝黄疸水平过高需干预时,医生才会建议暂停母乳3天左右观察胆红素变化。停母乳期间,妈妈要定时吸奶保持乳汁分泌,黄疸消退后可恢复母乳喂养。若宝宝黄疸是溶血、感染等病理性原因导致,停母乳并非关键,需针对病因治疗。因此,家长面对宝宝黄疸时,切勿自行决定停母乳,应听从医生建议。 蓝光治疗:黄疸的“克星” 蓝光治疗原理: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黄疸常用疗法,利用特定波长(平均波长为475纳米)蓝光,使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发生光异构化反应,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无需肝脏结合排泄,可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降低胆红素浓度,减轻黄疸症状。 蓝光治疗适用情况:并非所有黄疸宝宝都适用。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达一定标准才考虑,出生72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大于220.6μmol/L(12.9mg/dl),且有上升趋势,医生或建议治疗。若黄疸进展快、持续久,伴嗜睡、吸吮无力、发热等症状,也需及时治疗,以防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 蓝光治疗过程:通常在医院进行。宝宝全身裸露仅穿尿布,戴眼罩保护眼睛后放入蓝光箱。治疗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宝宝生命体征及胆红素水平变化。治疗时间因人而异,每天8-12小时,可能连续数日。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轻微副作用,停蓝光照射后多会消失,且不会影响宝宝长期生长发育。 蓝光治疗背后的那些事儿 蓝光治疗的安全性:家长常担心蓝光治疗伤宝宝眼睛和生殖器,实际上,正规医院治疗中,医护人员会给宝宝戴特制眼罩、遮盖会阴部加以保护。不过,蓝光治疗可能致宝宝维生素B2缺乏,治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蓝光治疗与其他治疗的配合:蓝光治疗对黄疸疗效好,但并非万能。对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等严重病例,需结合药物治疗(如肝酶诱导剂促进胆红素排泄)、换血疗法(输注正常血液置换高胆红素血液,适用于病情严重宝宝)等其他方法。 家庭护理:为宝宝黄疸治疗助力 日常观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黄疸情况,包括皮肤、巩膜的颜色变化,以及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大小便情况等。如果发现宝宝的黄疸加重、精神萎靡、拒奶、发热、大便发白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合理喂养:合理的喂养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要坚持按需哺乳,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乳汁。如果母乳不足,可以适当添加配方奶。 适当晒太阳: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让宝宝适当晒晒太阳,也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让宝宝暴露在阳光下,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即可。 总之,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母乳性黄疸,不要盲目停母乳;对于需要治疗的黄疸,蓝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家长要做好宝宝的家庭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相信在家长的精心呵护和科学治疗下,宝宝一定能早日恢复健康,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铜陵市人民医院儿科 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