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阻肺”的护理知识
皖西日报
作者:潘萍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是指一类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常常伴随着长期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它是一种进展性病症,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阻肺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常见。与其他慢性疾病相比,慢阻肺的症状逐渐加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及时认识、早期干预以及科学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或颗粒物所引起的肺部慢性炎症反应,尤其是吸烟,是最常见的诱因。长期吸烟者更容易罹患此病。此外,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暴露等也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慢阻肺的症状会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加重,初期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咳嗽和咳痰,逐渐发展到呼吸困难,尤其在体力活动时更为明显。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能出现频繁的急性加重期,这时气道阻塞会变得更加严重,患者的呼吸能力受到极大限制,甚至有生命危险。 1.规范的药物治疗 慢阻肺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激素等。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气道痉挛,保证气流畅通,而吸入性激素则有助于减少气道的慢性炎症,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在急性加重并伴有脓性痰遵医嘱选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治疗。患者要定期复诊,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一些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患者,应定期评估是否需要增添新的治疗药物。 2.充足的氧疗支持 对于一些慢阻肺伴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常常出现低氧血症,即血氧饱和度较低。这时,氧疗成为非常关键的一环。氧疗有助于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氧疗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使用氧气时要注意氧浓度的控制,避免过量氧气对肺部造成损害。通常慢阻肺患者在夜间休息时或者进行体力活动时,要佩戴氧气面罩或鼻导管,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3.定期肺功能检查与监测 慢阻肺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肺功能会逐步下降,因此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判断病情是否加重,以及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患者可以结合简单的肺功能测试,如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指标,来了解自己肺部的健康状况。如果感到自己呼吸更加困难,或症状明显加重时,应尽早向医生咨询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4.改善生活习惯 改善生活习惯是预防慢阻肺加重的基础,尤其是戒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戒烟能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对于吸烟者,戒烟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戒烟后,患者的肺功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并能显著降低呼吸困难和咳嗽的症状。慢阻肺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积极进行肺康复锻炼。这些不仅有助于提高肺功能,还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5.健康饮食与体重管理 患者应该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对于一些营养不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增加高蛋白、足够热量的食物可以帮助增强体力,维持体重。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应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腹胀的病人应进软食。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和胡萝卜等。 6.防范感染 慢阻肺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较弱,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此,预防感染是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在流感季节,要注意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机会。要保持环境的清洁,避免接触污染的空气、尘土等,降低感染风险。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患者可以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适合接种。 7.心理支持与护理 慢阻肺患者往往会对疾病的长期性和不可逆性感到焦虑,家人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乐观的心态。患者可以通过参与一些适合患者的社会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等途径,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总而言之,慢阻肺的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患者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疏导以及科学的护理措施都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希望每一位慢阻肺患者都能在家庭、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帮助下,渡过病程中的难关,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霍山县医院内二科 潘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