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时事·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法治引领与营商环境优化“双轮驱动”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去年以来,我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全市接待游客6870万人次,同比增长21%;旅游综合收入达522亿元,增长29%;旅行社数量增长52.8%,导游从业人员增长134%;市文旅局政务服务窗口连续四个季度获评“红旗窗口”。成绩的背后,是文旅执法与营商环境优化“双轮驱动”的生动体现。
法治引领注入发展新动能
  “盗版书籍案是否应考虑商户主观过错?”“著作权侵权案能否以调解替代处罚?”在市文旅局文旅执法大讲堂研讨现场,十多名执法骨干正在对部分案件展开思辨。这样的场景在市文旅局会议室已经成为常态。通过“模拟办案+法理辨析+处置推演”,一套“教育+调解”的文旅市场柔性治理模式逐渐形成。“法律条文是冷的,但执法者对群众的心必须是热的。”市文旅局党组成员、执法支队支队长杨鹏说:“大讲堂不仅要讲透法理,更要让大家学会用‘绣花功夫’化解矛盾。我们要让每起案件既彰显法治力度,又传递人文温度。”
  市文旅局坚持将法治建设作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不断在“机制创新、队伍革新、监管焕新”上下功夫,系统推进制度创新与监管改革。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将“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案件查办”“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串珠成链,破解了执法工作碎片化问题。通过建立“市县联动+多元共治”机制,班子下沉基层帮扶达30余次,带动县区办案效能提升40%;“执法+司法+行业”协同发力文旅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全年查处案件158件,大型演出全程监管“零疏漏”,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培训+比赛+办案+交流+评查”的练兵模式,开展执法大讲堂、技能竞赛等活动,覆盖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推动90后担纲办案主力,期间斩获全省执法竞赛3项奖项,4份案卷获评省级优秀。
  成绩的背后是“法治+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法治思维与文旅产业深度交融的创新探索。
监管转型激发市场新活力
  “现在,执法人员就和我们的行业顾问一样,有什么问题联系他们,总会第一时间给我们解惑,我们经营起来底气也足了。”安徽意卓国际旅行社经营负责人田婷婷表示。这种转变源于市文旅局推行的“四办”政务服务模式——即办、网办、下沉办、一次办,使得74个审批事项实现“1日办结”,审批效率提升60%;各类投诉举报24小时回复,群众满意度100%。
  近年来,市文旅局持续推进执法过程数字化升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在全市陆续推广,实现隐患预警与远程执法双管齐下,对推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效果显著。数据显示,自实施智慧监管以来,被视为夕阳产业的网吧从业数量反而逆势增长。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市文旅局以执法改革为切口,不断推动文旅市场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执法效能与营商环境双提升。如今,执法人员化身法规政策“解读人”,针对各行业业务规范操作流程、规避经营风险及合法合规经营等内容开展点对点指导,参与企业达150余家次,文旅市场投诉量持续下降。建立“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对全市文旅经营主体动态评级,针对高风险企业实施精准执法,降低入企检查频次,提升检查精度。深化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制度,对初次违法、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规经营行为免于行政处罚,办理免罚案件50件,为企业减负20余万元。
极致服务诠释文旅新温度
  “你好,我朋友情况危急,疑似心脏病发作,我们在瀑布群情人瀑顶,请快来帮忙!”去年7月28日午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救援行动在天堂寨景区“上演”。情人瀑位于天堂寨景区瀑布群中段,台阶近千级,许多游客常常望而却步。景区索道综合服务部负责人高国栋接到求救电话后来不及交代他人,按照前期应急模拟预案,迅速从服务站常备药箱里找出速效救心丸,只身向情人瀑冲去,十分钟不到顺利将药品送达。得益于服药及时,该游客得以脱离危险并顺利返程。此次救援行动,天堂寨景区以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赢得游客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市文旅局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确保细致、坚持精致、追求极致”为原则,坚持“执法+服务”理念,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在全市文旅行业开展“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先后出台《六安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等行业经营指导文件,全过程帮助指导文旅企事业单位完善组织架构、目标责任、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文明旅游等相关制度体系和工作规程,不断提升文旅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