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沁山乡 共绘振兴图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记者 张世巧 桑宏 “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去茶园采茶了,一上午四个多小时,我采了五斤多鲜叶,卖了195块钱。”4月16日,裕安区独山镇观音洞村村民张友琴脸上洋溢着笑容,她正在谷雨香茶业销售有限公司里售卖着上午刚采摘的鲜叶,“现在企业就建在村里,茶叶随采随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跑到其他地方去卖茶了,真是太方便了!” 观音洞村是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区,1万多亩郁郁葱葱的茶园,宛如绿色的海洋,每年产出近30万斤优质茶叶,孕育着无限希望。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看到茶园里的采茶人穿梭忙碌,灵巧的手指在茶枝间上下翻飞,嫩绿的鲜叶纷纷落入篓中。山下,谷雨香茶业销售有限公司内,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运转,新采摘的鲜叶经过杀青、理条等一道道精细工序,最后制成色泽墨绿、香气清高的六安瓜片。 “茶叶产业,是我们当地村民们的富民产业。”谷雨香茶业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斌介绍说,“我们通过‘企业+基地+茶农+订单收购’的结对帮扶模式,不仅辐射带动周边2500多户茶农,还对观音洞村200多户脱贫户实行订单收购,以高于市场5%的价格收购他们的鲜叶,帮着大伙稳定增收。”此外,合作社还积极争取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为茶农们申请茶园补助资金,解决了110人的固定用工和季节用工问题,让这些村民的年均纯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 在石婆店镇泉水村,茶产业同样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年年底,在区工商联的牵线搭桥下,品六茶业来我们村建茶厂。今年3月25日开始收茶,一下子解决了鲜茶销售难的问题,还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泉水村党支部书记王敏说,茶厂的建立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茶企业建在我们村里真是一件大好事,不仅我卖茶不用跑远了,还能卖上价。”村民王自权高兴地说,“还能在茶企里帮忙,一天两百块钱,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春茶开采以来,像王自权这样在茶园务工的村民每天都有二十多人,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裕安区秉持共创共建、共赢发展的理念,将民营企业的优势与乡村的资源完美融合,以商会为平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实现集体增富、村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多赢局面。 在推动特色产品上行方面,裕安区下足功夫,着力打造一批名优农产品品牌,茶叶品牌“徽六”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六安瓜片、皖西白鹅成功注册为国家级原产地地理证明商标,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同时,大力推进农产品物流市场建设,升级改造仓储保鲜保活设施设备。目前,全区已拥有规模农产品交易市场22个,其中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达4个,为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提供坚实的保障。 回顾裕安区“万企兴万村”的历程,茶产业恰似一颗闪耀的明星,照亮村民的致富路,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成就了民营企业的新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挖掘乡村资源潜力,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等领域。同时,持续加大对村民的技能培训力度,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开展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村、企、民三方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让茶产业这条‘致富路’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裕安区工商联主席袁丽满怀信心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