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大风过后各地加强管理保障农业生产新华社记者 胡璐 郭雅茹 刘金辉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大风过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受灾作物进行查勘,引导农户做好灾后恢复工作。”14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邢慧君说。 截至目前,围绕粮食、蔬菜、果树等,衡水市已部署开展了从前期防灾准备到后期管理以及保险理赔跟进等全方位措施,努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 4月11日至1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出现历史同期罕见大风暴雪、南方迎来今年最强降雨风雹天气。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各地反映,此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风雨强度大、极端性强,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此轮极端天气,一方面加强防范预警,安排专人应急值守,每日调度反映灾情,分析研判影响,并下发通知组织各地防范应对不利天气影响。灾害发生前派出工作组赴河南、安徽等省指导落实防风加固、防寒保暖等防范措施。 另一方面推进科学抗灾,强化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制定蔬菜、果树等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意见。灾后及时派出科技小分队赴山西等重灾区指导落实肥水管理、设施修复等灾后措施。 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各地强化灾前防范、灾后科学管理,全方位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河南在4月11日至13日遭遇了大风袭击,最大风力达到15级,40个国家站最大风速达到或突破4月历史同期极值。 周口市扶沟县是蔬菜种植大县,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15万亩。据该县蔬菜发展服务中心统计,受此次大风影响,该县205座蔬菜大棚受损,大棚蔬菜受损面积1500多亩。 该县在4月11日向全县蔬菜种植户发出通知,提醒广大种植户对蔬菜大棚采取加固、封口、增加支撑等措施应对大风天气。大风过后,该县派出多支专家队伍对受损蔬菜种植户进行指导,弥补损失。 防范果树受灾是此次应对极端天气的另一重点。受强冷空气侵袭,河北省武邑县遭遇极端大风天气,正值花期的6000亩红梨生产基地面临考验。 武邑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农村广播等渠道全天候发布大风预警,同步推送果树防风技术指南,指导农户开展枝干修剪、钢丝加固等预防性作业。 “几天前,我们就对果树进行了缠绕加固,还对红梨树进行提前授粉,提高坐果率。”在武邑县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技专家李振华说,对于大风造成歪斜、根系外露的植株,扶正后铺草覆盖,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并加强土壤管理,做好追肥补肥,为果树灾后恢复提供良好条件。 武邑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将持续关注天气动态,进一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增派农技人员下沉果园一线,帮助果农做好大风过后果树恢复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大风天气对果树的影响。 在应对极端天气的过程中,电力部门、保险行业等也快速行动,有力支撑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 在河北省深州市北溪村,种粮大户张建军站在喷灌设备前,欣慰地看着层层水汽落进自家麦田。“这时候正是开春以来二次灌溉的关键期。眼看大风把田间的电线杆刮倾斜了,电力人员20分钟就赶到现场,1小时完成修复,让合作社200亩小麦顺利实现自动化灌溉。”张建军感慨道。 4月12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北京鑫湖伟业商贸有限公司园艺分公司投保的2亩番茄、蓝莓大棚棚膜被大风破坏。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组织保险公司查勘人员赶赴现场。按照“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的工作要求,保险公司线上操作,于1小时内赔款支付,完成本次极端大风天气中首笔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