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刮痧板 浓浓医者情
皖西日报
作者:余晓芹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余晓芹
范晔在《后汉书·张仲景传》上说:“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而仁心的最高境界则是红心。霍山县中医院副院长何自珍用35年的从医实践诠释了“仁心”、“红心”。 自珍更自强 何自珍1972年出生在大别山区,自幼体弱多病,甲减、贫血、心脏病等一直困扰着她,可能是她从不服输的心理,偏偏选择了学医。1991年从六安卫校毕业后,如愿分配到霍山县中医院工作。她知道在医院里想要有一立锥之地,必须有一技之长。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结合自己的秉赋特长,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中医刮痧上。 目标既定,行动第一。她先是向院内中医老先生们学习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再是拜刮痧首席专家张秀勤为师,拿出悬梁刺股的精神钻研学习,然后在自己身上做刮痧试验,原本多病缠身的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逐步恢复到健康状态。 一个小小的刮痧板竟是如此的神奇,可以扶正祛邪、调节脏腑、未病防病。牛刀小试,信心倍增,何自珍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为了深耕刮痧这门中医绝技,何自珍多次自费、牺牲节假日去山东曲阜中医学校等地学习,参加“张秀勤刮痧系列亲传班”和“刮痧术讲师班”学习,跟随张秀勤教授到全国各地讲解展示中医刮痧技艺。她瘦小的身材暴发出强大的磁场,经过多年临床试验,取得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执业医师资格。在她的带领下,独辟蹊径创办县中医院刮痧工作室和中医刮痧门诊,填补了中医院一项空白。 仁心亦红心 药王孙思邈说过:“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乃成苍生大医”。何自珍以一颗“仁心”从医35年,视病人如亲人,把科室当家室,小小刮痧板,浓浓护理情。经她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给人留下不仅是医者仁心,更是医者红心。 冬日的一天,一位县外老年患者听闻霍山中医院刮痧有特殊疗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子女的搀扶下来到刮痧门珍。老人不能站立和下蹲,且伴有肿瘤。何自珍问清患者的情况后,决定用全息穴区刮痧治疗。 何自珍拿出冰凉的玉石刮痧板,在手心焐了两分钟,带着体温的刮痧板通过第三掌骨对腰骶部及下肢区进行刮拭,大约20分钟,患者立马可以站立和下蹲;再进行第二掌骨调补肝肾后,老人竟可以轻松自如地反复站立下蹲了。后来,何自珍通过刮痧还治好了老人其他的小毛病,又手把手地教给老人一些刮痧小技巧。像这样的暖心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何自珍深耕刮痧理论,已到了痴迷的地步,她发扬光大刮痧技能,把全息刮痧学术运用到临床,结合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理论,进行亚健康诊断、干预、慢病康复、体质调理及刮痧美容,让更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病痛和烦恼。 为了弘扬中医刮痧绝技,何自珍积极到县直各单位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编印明白纸宣传。同时,她在六安、寿县等医院进行全息刮痧培训,传授技艺。她几十年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可谓白衣红心。 巾帼播爱在行动 何自珍用小小刮痧板撑起医院的“半边天”,倡导成立“啄木鸟志愿服务队”,以“刮痧惠万家,健康你我他,巾帼播爱在行动,共筑美丽中国梦”为宗旨,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及刮痧培训30多场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等义诊70多场次,开展线上微课200余次,受益人群3万余人次,辐射到省城及周边市县。 作为县政协委员,何自珍始终关注医院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热忱服务“委员工作室”;作为分管后勤工作副院长,她广纳医生建议,倾听病人呼声,提出“后勤先行”,为打造“平安医院”和“三级医院”通过验收立下汗马功劳。 匠心浇灌,芳华绽放。她先后荣获县中医院“新技术推广奖”和“葛洪杯”中医特色展示大会中医刮痧论坛“杰出贡献奖”及“锐意进取奖”;“首届张秀勤刮痧学术思想研讨会暨讲师大赛”优秀讲师;获“典赞·2022科普安徽”年度科普人物;啄木鸟巾帼志愿服务队获“安徽省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决赛优秀奖”,同时被市妇联授予“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集体”;2023年获六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