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早筛早治很重要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乳腺癌,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威胁女性健康。早期筛查与及时治疗是抵御乳腺癌的两道防线。了解一些乳腺癌基本知识、早筛方法、治疗手段及早筛早治的重要性,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乳腺癌,源自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进而恶变引发疾病。乳腺癌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雌二醇暴露(如初潮早、绝经晚、不孕)、不良生活习惯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乳腺癌病例已占全球的30%,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其危害不容小觑。 乳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晚期甚至发生癌细胞远处转移,危及生命。 一、早期筛查的方法 自我检查:自我检查是发现乳腺癌的第一道防线。女性应每月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一次乳房自检,站立或仰卧,观察乳房形态、局部皮肤、乳头情况,并用指腹触摸乳房及腋窝,寻找肿块、硬结等异常情况。 临床乳腺检查:由专业医生或护士进行的临床乳腺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评估乳房健康状况。视诊观察乳房大小、形状、对称性及皮肤颜色、质地等变化;触诊则以轻柔手法检查乳房和腋窝,确定有无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乳腺X线摄影是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它能发现乳房内的微小钙化灶和肿块等病变,尽管有一定辐射,但剂量较低,益处远大于潜在风险。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安全、无创、无辐射,适用于各年龄段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它能清晰显示乳房内部结构,发现肿块、囊肿等病变,并评估其性质。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对乳腺癌筛查具有较高敏感性,能发现其他检查难以察觉的微小病变。它主要适用于高危人群,如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女性、有家族史且近亲发病年龄较早的女性等。 二、早期治疗的手段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根据病情不同,手术方法包括保乳手术和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是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保留乳房大部分结构;乳房切除术则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已广泛扩散的患者,需切除整个乳房及周围淋巴结。 放疗: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对于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放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化疗:化疗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化疗药物可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疗程较长,需患者具备良好的耐受力。现代医疗技术已能较好地控制化疗的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针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作用阻止癌细胞生长和扩散。内分泌治疗需长期服用,副作用较轻,但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骨质疏松等风险。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它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副作用较轻,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等风险。 三、早筛早治的重要性 提高治愈率:乳腺癌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治愈率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肿瘤往往处于原位,未发生转移,治疗难度相对较小。 延长生存期: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许多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能够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减轻身心负担:早期筛查可避免患者过多放疗和化疗,减轻身体及心理负担。早期治疗也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推广乳腺癌早筛早治理念,可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个体健康意识,降低乳腺癌发病率。 乳腺癌防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女性自身,更应增强健康意识,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掌握自我检查方法,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女性健康,让乳腺癌无处遁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甲乳外科 张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