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田里的“科技春管”
本报记者 黄雪彦 通讯员 王韬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春风和煦,满目金黄,又到一年菜花盛放时。阳春三月,步入舒城县棠树乡洪院村,放眼望去,连片的油菜花初绽金黄,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泛起层层金色波浪,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芬芳。金黄的油菜花田宛如金色海洋,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田园画卷。 3月17日上午,在舒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全县油菜单产提升暨油菜“一促四防”现场会上,舒城县棠树乡保年家庭农场负责人金士权的油菜田上空,两台植保无人机正盘旋穿梭。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药剂精准均匀地喷洒在叶片花瓣上,短短1分钟便完成1亩田的作业。 培训现场,舒城县植保站站长杨林结合当前气候特点和土壤墒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培训内容涵盖科学施肥的技巧与技术、病虫害精准识别与绿色防控方法,油菜“一促四防”等关键技术。 “有技术专家现场指导药剂选择与配制,这季种植的1150亩油菜,使用无人机精准控制亩喷洒量,一天可完成约500亩作业,既省时省力,又提升了防护效果和效率,保障了作物增产。”金士权介绍道。 油菜花期正值菌核病易感期,由于前期低温寒潮影响,沿河部分区域油菜出现裂杆现象,极易受病菌侵染。为有效防控病虫害,保障油菜产量和品质,该乡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指导无人机飞手科学使用生物农药和叶面肥进行飞防,既防治病虫害,又促进油菜生长。 “我们村通过整合零散田块、完善沟渠田埂、提升土壤肥力等措施,将‘小田’变‘大田’,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目前油菜长势良好,已进入盛花期,从现在的长势来看,预计亩产可达300斤以上,极大提升了农户种植积极性。”洪院村党支部书记周家银介绍。 近年来,棠树乡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开发利用冬闲田,推行“油菜—水稻”轮作模式。截至目前,全乡油菜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 “油菜产业是棠树乡的重要农业产业,关系着农民收入和乡村经济发展。此次在油菜初花期引入新型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是棠树乡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次成功实践,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更提升了病虫害防治水平,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棠树乡副乡长朱德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展现代农业,推行“稻油轮作”模式,推广新型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技术设备,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引导科学种植,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拓宽增收渠道,稳定油料产能,保障“油瓶子”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