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沃土春晖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春韵林水寨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来源:皖西日报


  谈龙健/制
  冯文

  早春的暖阳洒在裕安区的田野上,随着采风车在林寨村的路边缓缓地停下,林水寨西大门的轮廓呈现在我们眼前。林水寨,一个名字里就蕴含着诗意与故事的地方。听说它的创始人为了实现家中老辈人的愿望,放弃了都市的繁华生活,建起了农村里的桃花源---林水寨智慧生态农业园。
  进入林水寨,但见一方池塘波光粼粼,白鹭园“卧”在水中央,从寒冬走过来的蒹葭苍苍弱弱,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惊起圈圈涟漪。寨子依村傍水,渠田错落有致,一幅水墨画卷叙叙展开。远处村舍亭阁若隐若现,近处片片鱼稻田整齐为方,何柳在春风中出芽冒绿,柳条丝丝轻轻摇曳,拂动我们的心绪,欣欣然。
  林水寨生态园位于裕安区江店镇林寨村,在林寨二字中间加一个“水”字,也奠定了该生态园整体的风景底色。生态园区以水为媒,引自然河水,灌溉鱼稻共生稻田,形成原生态农业产业链,鱼稻共生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生态园营销总监左依娜是位北大计算机信息专业研究生毕业的美丽女子,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园区未来可期的美好愿景。我们边听边走向林水寨深处,仿佛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近处,每一块稻田之间,是一道道大小斗渠,渠内流水清澈见底,有鱼有虾;远处,一间间风格别具的田园民宿,温和安静,似乎能浸润到人的内心,和懂它的人产生共鸣,顷刻间泛起许多情思和遐想。
  左总笑着说:“你们在城里看惯了标准化的景观树,我们这里尽可能地保留土地流转之前的模样,特别是这河边的树木,都是土生土长的杨树、柳树、水杉等。寨子里一年四季的水果,从不施化肥农药,随手摘下来,用清水冲一下就可以吃。你们可以在田野里闻闻花香,山林中听听鸟语,如果在这里住上一晚,当夜色降临,在静谧中感知一下虫儿呢喃,听听蛙声,享受一下自然天籁之美好。”说到这里,她兴奋地说:“昨天夜里我听到了今年第一声蛙鸣,瞬间唤醒内心的宁静,当时的心情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这情景,不免把人带进一种回忆,一场梦境,那是孩童时的童真童趣,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一起玩耍的情景,不约而同地浮现在脑际。儿时家乡的老屋,夏夜的虫鸣,还有乡亲们和蔼可亲的笑容……
  虽是初春时节,没有看到绿油油的禾苗,但不知道为什么,寨子里的那份清静,总会有一些似水柔情的东西,时不时地漫过心城,撩起一抹心灵的悸动。
  眼前大片大片的旱作物示范园,散发着花卉、林果的清香。据介绍,如今建设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总共3万亩,其中有1200余亩的“鱼田雪稻”,亩产水稻600-880斤;养殖鱼虾面积近100亩,水质优良。林水寨的水源地是梅山水库,经汲河干渠,汨汨流经这里,流向西汲河。鱼稻田休耕3年,禁施化肥农药,采取原生态种植。这种优质水稻生长周期210天,每年都在冬季雪后收割。由于生长周期长,沐雪经霜后的水稻吸收养分充足,稻米口感香甜软糯,营养丰富,虽然价格每斤68元,依然供不应求。
  林水寨的民宿也迎来新的生机。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林水寨,沉浸式体验这里的田园生活。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还可以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其中皖西传统民居---特色土坯房,从传统的土坯制作工艺到落地成居,真正的田园之家,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田园民宿则秉持着“依山傍水、顺应自然”的理念,致力于在保留乡村田园原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创造一个环境宜人、充满自然韵味、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乡村宁静与美好的地方。这样既保留了古朴的风貌,又增添了舒适的居住体验。林水寨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新农人的智慧与汗水。
  二月二,龙抬头。万物此时真正苏醒,春来了。在寨子里的民俗广场上,不少游客参与互动,舞起大小彩龙。红色的,黄色的,长的,短的,彩龙在空中飞舞,游客们喜笑颜开,忍不住加入舞龙的队伍。
  春日的林水寨,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或扛着锄头、牵着水牛走向田间,或提着竹篮、拿着铲子走进菜园……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映着一张张朴实、坚毅、幸福的面庞。
  林水寨的春天,是一首悠扬的田园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稻田,每一间民宿,都承载着新农人的希望与梦想。林水寨生态园,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自然与传统的敬畏与传承。
  春天的林水寨,带来满眼的春意和泥土香,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鱼稻田、竹林、木桥,还有那淳朴的古民居,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田园诗意。或许,这就是春天的魔力,它让一切都变得柔软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