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如何预防中风
皖西日报
作者:徐慧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28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冬春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糖不稳定,还会增加流感病毒感染风险,加速血栓形成。因此,做好冬春季脑卒中预防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要点:
一、保暖措施要到位
冬春季外出时,务必做好头、颈、手、脚等部位的保暖,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从温暖室内到寒冷室外,要给身体适应时间,避免血管突然收缩。洗澡前用取暖设备提升浴室温度,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洗完头发一定要及时吹干头发,避免湿发外出或入睡,以防头部受寒,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20-30分钟,水温以能耐受为度,可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
二、饮食合理很关键
控盐减油:每日盐摄入量应在5克内(使用限盐勺,方便控制盐量),过多的钠离子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低盐饮食还要包括避免或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的食品、加工的肉类、方便面等,还有一些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等也需适量的减少摄入。炒菜时最后放盐,能使盐附着在食物表面,减少盐的用量,又能保证咸味,做汤也尽量在出锅前再放盐。多采用蒸、煮、炖、凉拌等烹调方式,减少食用油的使用,使用带刻度的油壶,明确每日用油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25-30克,少吃油炸食品与动物内脏。
多吃蔬果:保证每天摄入500克蔬菜、200克水果,如大白菜、菠菜、西兰花、花菜这类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可选用雪梨、香蕉、葡萄、橙子、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增强患者的体质。
适量饮水: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稀释血液,降低血栓风险,睡眠不好的睡前不要大量喝水以免频繁排尿影响睡眠,也可适当喝决明子茶、莲子心茶、菊花茶、普洱茶、山楂茶。
三、戒烟限酒
1.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脂质沉积,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增加脑梗风险;吸烟会促进血栓形成,一旦血栓堵塞脑血管,就会引发脑梗,吸烟加重血管炎症会进一步破坏血管,增加脑梗发生的可能性。
2.饮酒会影响血压,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出现波动,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导致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会使脑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大,损伤血管内膜,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增加脑梗发病几率,饮酒会干扰血脂代谢,酒精会影响肝脏对脂质的代谢,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脑血管堵塞的风险增加;饮酒增加血液黏稠度,大量饮酒会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梗。
四、运动锻炼讲科学
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时运动。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强度要合理,60岁以上的老人,运动心率保持在110次/分钟左右合适,运动后做好拉伸。有基础疾病的根据医嘱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强度,运动中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五、作息规律
每晚尽量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工作间隙适当休息。
六、情绪稳定勿波动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听音乐、看书、运动等方式放松。建立良好的社交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学会应对压力合理规划任务,适当减压放松,让情绪保持稳定。
七、疾病管控不放松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监测,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改变药量。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八、牢记中风120口诀
“中风120”是一种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救治中风患者,争取黄金治疗时间,具体内容如下:“1”观察患者的脸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2”查两只胳膊平举,若一侧手臂无力,要警惕中风发生。“0”(聆)听语言,询问患者问题能否清晰表达,言语是否清楚。若发现平衡或协调能力减退、面部不对称、手臂无力或麻木、说话含混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尽快就医治疗。
(六安市中医院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