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健康·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抑郁症:别让心灵“感冒”变“绝症”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抑郁症”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很多人把抑郁症比作心灵的“感冒”,这个比喻虽有一定道理,却也容易让人掉以轻心,殊不知若不重视,这看似普通的“感冒”,真有可能发展成心灵的“绝症”。
  重新认识抑郁症:不只是心情低落。从情绪表现来看,患者长期处于低落、沮丧的情绪中,仿佛被一层灰暗的滤镜笼罩,对生活失去兴趣和热情。曾经喜爱的事物,如今都无法激起他们的一丝波澜。他们的内心被无尽的痛苦和绝望充斥,时常感到孤独、无助,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找不到出口。
  身体上,抑郁症也会留下痕迹。许多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要么难以入睡,在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要么早醒,在凌晨的黑暗中独自清醒,再也无法入眠。食欲缺乏也是常见症状,对美食失去欲望,体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还有些患者会感到莫名的疲惫,即使经过充分的休息,也难以恢复精力。
  认知层面上,抑郁症患者往往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极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认为自己是家人和朋友的负担。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在学习和工作中常常力不从心。
  抑郁症的成因则是多因素交织的困境。首先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其直系亲属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基因使得个体具有易感性,但并非一定会发病。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是抑郁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例如,血清素水平过低,会影响人的情绪调节能力,使人更容易陷入低落情绪。
  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性格内向敏感、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受到抑郁症的侵袭。经历过重大创伤,如童年时期的虐待、忽视,成年后的失业、失恋、亲人离世等,这些负面事件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导火索,触发内心深处的痛苦和不安。
  社会环境因素也对抑郁症的发生产生影响。孤独、缺乏社会支持、长期处于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都可能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这些都为抑郁症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正视抑郁症:别让忽视酿成悲剧。由于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在面对抑郁症时,选择了忽视或逃避。他们认为抑郁症只是一时的情绪低落,过段时间就会自行好转。然而,这种想法往往会让病情逐渐恶化,将原本可以治愈的“心灵感冒”拖成难以挽回的“绝症”。
  忽视抑郁症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患者不仅要承受身心的双重痛苦,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还可能面临自杀的风险。据统计,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些被抑郁症折磨的患者,在绝望和痛苦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当他们找不到解脱的出口时,自杀就成为他们误以为的“唯一选择”。
  积极治疗:为心灵“感冒”开出良方。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抗抑郁药物可以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缓解抑郁症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调整剂量。
  心理治疗同样不可或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学会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对抑郁症的康复有很大帮助。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都有助于改善情绪,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更不是软弱的表现。我们要摒弃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偏见,用理解和关爱去对待每一位抑郁症患者。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疑似抑郁症的症状,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科学治疗,就一定能战胜抑郁症,让心灵的“感冒”不再发展成“绝症”,让每一个生命都能重新绽放出光彩。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精神科 张本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