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知多少
皖西日报
作者:许洁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在透析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患者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不当饮食可能引发诸多健康问题,而遵循科学饮食计划则能促进身体康复、增强免疫力。 一、主要营养素摄入要点 1.蛋白质:透析会导致蛋白质流失,患者每天需摄入1.2至1.5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以瘦肉、鱼类、鸡蛋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为主,满足细胞修复与生长需求。 2.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健康碳水化合物,减少精制糖和高糖食品摄入。尤其在降低蛋白质摄入时,确保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以满足日常能量需求。 3.脂肪: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健康脂肪摄入,如植物油、坚果和鱼类,有益心血管健康。同时,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减少加工食品和过多肉类的摄入。 二、矿物质与维生素管理 1.钠:限制钠摄入是维持水平衡的关键,每日不超过1500毫克。采用低盐膳食,减少加工食品、速食和食盐使用,以新鲜食材和调味料调味。 2.钾:监测钾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和土豆,选择低钾食物如苹果和生菜。肾功能受损时,过量钾可能引发高钾血症。 3.磷:透析患者易出现血磷浓度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应减少乳制品、坚果和红肉等含磷高的食物摄入,必要时服用磷结合剂。 4.维生素:血液透析患者常难以获取充足的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B族和维生素C,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医生可能建议补充。 三、液体摄入管理 1.摄入量控制: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液体摄入,每日控制在800至1500毫升以内,包括所有饮料和食物中的液体。透析前几天避免大量饮水,透析结束后也要谨慎控制补液,维持水分平衡。 2.监控方法:患者可通过记录每日摄水量和排液量来监控,建议填写液体记录表。定期称重也很关键,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提示体液滞留,此时应联系医生调整液体摄入或透析程序。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评估液体摄入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学会识别体液潴留症状,如腿水肿、呼吸急促、晨起面部肿胀等。 3.饮料选择:血液透析患者应选低钠、低钾、低磷饮料。水最佳,草本茶(如薄荷、菊花、绿茶)和低钾果汁(如苹果汁)可选,注意控制总量。避免含糖、盐、咖啡因及高钾、磷饮料,包括运动饮料、浓缩果汁、香蕉奶昔、椰子水等。 四、饮食计划制定 1.个体化方案:透析会影响机体电解质平衡和营养需求,因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透析次数、个体体质和口味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医生和营养师依据验血结果确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适宜摄入量,同时兼顾患者生活习惯和饮食偏好,以提高方案的可执行性。患者应定期与营养师沟通,及时调整膳食计划。 2.食物选择与烹调:患者在进食前准备及烹调时,应尽量选择新鲜、自然的食物,避免加工食物,以减少钠、磷的摄取。烹调方式多采用水煮或烧烤,少用油煎炸,减少调料使用,可用香料和草本植物增添食物味道。准备蔬菜时,先浸泡以去除部分钾。 五、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认识误区纠正:透析后不能随意进食,仍需注意饮食限制。蛋白质并非要完全避免,适量优质蛋白质对维持身体机能很必要;并非不吃含钾食物就可避免高钾血症,低钾食物过量食用也可能有问题;不能认为不喝含糖饮料就可随意饮水,透析患者需限制液体摄入量;无盐饮食不意味着可随意使用调味品,很多调味品含隐形钠。 2.健康管理要点: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液电解质水平,结合医生建议调整饮食。根据透析频率、体重变化等科学计算每日液体摄入量,选择低钠、低钾、低磷食物,保持饮食多样性和均衡性。与专业营养师密切沟通,制定并调整个性化饮食计划。重视饮食心理因素,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尝试健康烹饪方式,与家人共同就餐,提升就餐愉悦感。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肾病学科 许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