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九州纵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腿上“蚯蚓”——大隐静脉曲张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1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的小腿上青筋暴起,像蚯蚓一样蜿蜒盘旋,这种现象被称为大隐静脉曲张,也就是我们俗称“蚯蚓腿”。它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带大家深入了解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症状、危害、治疗和预防方法,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常见疾病。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大隐静脉系统(主要包括大隐静脉及其分支)的静脉扩张和迂曲,通常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内侧。这种病变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疼痛、肿胀、皮肤变色、溃疡等症状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肺栓塞等并发症。
  大隐静脉曲张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当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会导致血液返流,增加静脉内压力,诱发大隐静脉曲张。当静脉近端阻塞,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可引起大隐静脉曲张。另外还有如深浅静脉交通支开放、动静脉瘘等,会导致静脉内压力增大,使静脉回流增多,诱发大隐静脉曲张。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妊娠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大隐静脉曲张的诱因。特别是教师、交警、外科医生、理发师等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职业人群,更容易发生血液瘀滞和回流障碍,从而引发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根据临床症状和表现可分为5期:0期无明显体征,仅有腿酸、无力等;1期血管扩张期,出现毛细血管、网状静脉及蜘蛛网状静脉扩张;2期静脉曲张期,皮下浅静脉持久性扩张,无明显并发症;3期皮肤改变期,局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瘙痒等症状;4期溃疡期,由于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营养功能障碍,出现皮肤破溃、无法愈合。静脉曲张一般不会导致截肢,但长期的血液瘀滞导致皮肤营养不良,可能形成难治性溃疡,会影响生活质量。另外,在外伤或压力下,曲张静脉可能破裂出血,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当形成血栓时,还可能沿着浅静脉蔓延至深静脉,引发深静脉血栓,严重时可能导致肺栓塞。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通过穿弹力绷带或弹力袜给予外部压力改善静脉血液循环,减轻症状;还有使用药物减轻水肿或下肢沉重等症状,但不能治愈静脉曲张。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注射硬化剂使静脉闭塞,改善静脉曲张或利用热能闭塞功能不全的静脉,微创治疗静脉曲张。另外还可以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如高位结扎剥脱术,适用于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我们在街上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医疗机构说腿上打一针就能治静脉曲张,其实所谓的“打一针”治疗静脉曲张多是指泡沫硬化剂注射。这种治疗对于C1期患者(毛细血管扩张)可以考虑,但对于主干返流引起的静脉曲张,单纯注射硬化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容易复发,所以我们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生来评估自身的情况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该怎样预防大隐静脉曲张呢?其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减少诱因。戒烟限酒,适当卧床休息,避免久站、久坐及重体力劳动。轻症患者可以通过正确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来改善症状,需注意弹力袜属于医疗器械,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评估并测量后购买穿着。超重会增加腿部静脉的负担,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预防静脉曲张。经常抬高双腿(高于心脏水平)并维持膝盖弯曲,可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长时间站立或坐着时,每隔一段时间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静脉疾病,它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希望您能够更加了解大隐静脉曲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就医,是预防和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关注下肢健康,远离“蚯蚓腿”的困扰。
      (金寨县人民医院 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