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副 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冬天的底色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孙玉琢

  如果问一个学美术的人:“冬天是什么颜色的?”
  回答大概是黑色、灰色、白色中的一种。比起五颜六色的其他季节,冬天的沉稳、内敛和神秘让它寡淡许多,在黑白灰三色中来回切换,寒冷的风又让这水墨画一般的颜色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
  白色无疑是冬天的代表色。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这一尘不染的景象让冬天显得纯净无瑕。冬天应该是白色的,因为它是“归零”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一切收获、遗憾,美好的、不堪的故事,都会在这个季节凋败,被忘却,到来年重新开始。南方的冬天雪下不到那么大,下雪的时候便特别让人兴奋,孩子们总期待着第二天早晨起来一开门能看到漫天的雪花飞舞,整个世界好像都浪漫起来,也悠然起来,这份白色让人清醒,也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远处那干净的雪地仿佛是一张未经任何污染的画布,来年是什么样子呢?随你创作,自由憧憬吧。
  中医上说,冬适合收藏,适合养肾,而肾主水,于是冬季在五行中归属黑色。冬天的白昼很短,黑夜很长,无声地告诉人们要早睡晚起,休养生息。荷塘从盛夏的碧绿色变成了墨绿色,荷花渐渐变成黢黑的煤球,直至被工人们当作垃圾打捞上来丢弃,那曾娇艳欲滴的荷花也就美丽一个盛夏吧,上苍只赏了它一夏的绚烂。
  还总想起那个“每日一核酸”的冬天,时不时就被封的小区和变黄的健康码,让老百姓的生活秩序时而正常,时而杂乱,暗无天日的隔离,遥遥无期的团聚……记忆里有关冬天的黑色记忆翻涌出来,便不想再回首。
  都说黑与白之间的灰,才是人生的智慧,也许冬天也是如此,它并不是非黑即白,它也有它的踟蹰,它的盲目,以及许多难以言说的故事,于是,冬的底色好像又呈现了一抹灰色,远处藏在雾气里的山峰,下雪前雾蒙蒙的天空,许久无人问津的公园长椅,万物都是灰暗没有生机的,这种灰,曾一度让我觉得——从情感的角度,冬天的底色是悲伤的。
  怎能不悲伤呢?那漫天漫地的大雪,声嘶力竭的西北风,以及或斑驳、或凋落的树木落叶,低温让花草树木都有些迟钝,夏日里骄傲跋扈的太阳也在此刻变得温柔而缠绵,狡猾的寒风到处乱蹿,无孔不入,一出门便觉得全身都是细小的窟窿眼儿,都在漏风。
  冬天的那份寒冷和静默,让所有的情绪似乎都忧郁,在春夏蹦跳惯了的少年们,也被冬日厚厚的棉衣裹得放不开手脚,时常在马路人行道上看到掉落的围巾、手套,会想:“这又是哪个笨蛋要挨冻了呢?”不禁自己也开始搓搓手,迎着寒风,多希望路的尽头就是那缕炊烟,烟雾中是母亲忙碌的身影,笑吟吟地说:“回来啦?洗手吃饭。”可身处车水马龙中,白天的工作还在脑中翻腾不息,哪里有故乡的踪迹?拐去巷子口的面馆随便吃口算了,一进门那扑面的暖气让眼镜起了雾,刚好挡住了盈满眼眶的泪滴。
  异乡的人,此刻应该也极度思念故乡吧?冬天,除了忧郁,又是多么适合思念啊!那日思夜想的亲人们期盼着团聚,一年的辛劳为的就是春节时欢聚一堂。团圆的快乐仿佛又让这无味又无趣的冬天变成了大红色,是纯正的中国红,人们的热情、活力和勇气,与冬天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不由感叹:平安真好,回家真好,春天就快来了!
  很是奇怪,黑与白的中间是灰色,而万物凋零的尽头,是春意萌发。比如冬天我们时常惊喜能看到一抹绿色,那刚吐露的柳树芽儿在寒风中摆动,生命的坚韧让人感动;黄昏时,满地的落叶与柔柔的夕阳连成一片,焦糖色的画面在满是寒意的空气里竟然生出一丝温暖,怀旧的意味涌上来;冬天的天空十分干净,是尤为纯粹和深邃的湛蓝色,湖泊宁静,海洋深远,苍穹宽广……此刻让脚步慢下来,学习感知自己,不再去计较身外、心外的人和事,明白如若不能把最简单的“照顾自己”做好,其他也是枉然。
  内心如此的平静,是因为冬天吧。从前很羡慕南方没有冬天的地带。可是没有那份寒冷,怎么体验一口热汤、一块烤红薯的温暖?没有那天地万物充斥的灰白肃杀之气,又怎能知道阳光普照时的舒展与惬意?冬主蕴藏,再在来年春天迸发新的生命力。因此冬天应该是代表着生命的本初,我们懂了冬天的底色,方才找到它蕴藏的暖意与治愈,正因为这苍白的、漆黑的,有些悲戚的底色,冬天反倒是衬托出生命斑斓的色彩来。它是黑、白、灰、红……都好,那都是生命的颜色,也许会悲伤,但悲伤才能衬托世间的各种美好,同样,冬天的萧瑟,正是因为它在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四季轮回是自然的规律,冬去春来是四季的使命,冬天可能在某个年度显得很长,正如人生中也可能某段低谷也很漫长,看不到尽头,也摸不到扶手,只能自己踉跄着摸索。冬天的底色是接纳的、包容的,风雪交加的天气正如人生的无常,允许它的发生,打开门勇敢走出去,才是对内心世界的修炼和提升。
  后来我就觉得,冬天的底色无论是哪种,都是治愈色。
  让我们在这个冬天,慢慢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