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红土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改革热土上的红色印迹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李成林

  我的家乡叶集,成于明,起于清,距今600多年历史,是大别山和沿淮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为“安徽西大门”“大别山门户”。民国时期,叶集就是霍邱县的一个区,新中国成立后,仍然隶属于霍邱县,百余年来,虽然经过区、乡等机构的不断变换,始终是霍邱县的一个区乡级基层政权。1993年,省委、省政府在叶集镇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并在原六安地区实行计划单列;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等11部委批准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12月,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行使县级管理权限;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市辖叶集区,由一个乡镇级别的基层政府,华丽转身为一个新型市辖区。这脱胎换骨的蜕变,是改革的成果,是叶集人奋斗的结果。
  叶集人,或者说了解叶集的人,无不对叶集的改革赞不绝口,他们异口同声,认为叶集就是一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2020年开始,我参与编纂《中国共产党叶集区简史》,有机会对过去的叶集有了初步了解,才知道叶集过去也有着灿烂和辉煌。2022年,我负责编纂《叶集区革命遗址名录》,从浩如烟海的尘封岁月里,翻开了叶集一页一页的历史。我豁然发现,叶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不但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还建立过省级、县级党的领导机关,区乡级机构,更是星罗棋布。叶集这块土地上,布满了中国革命无数的红色印迹。
  早在1927年10月,中共霍邱特别支部在叶集明强小学成立,中共霍邱特支建立后,一方面抓党组织建设,一方面发展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斗争。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特支不能适应斗争形势发展的需求,于1928年3月在姚李下骆山李树人家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霍邱县第一届委员会,日常办公设在县委委员刘介华位于大顾店西(现属叶集区平岗街道五楼村双圩村民组)刘下圩子的家中。县委成立后,抓紧组织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当年7月就发展党员120多人,建立9个党支部。
  1929年12月,中共霍邱县委领导白塔畈农民起义,建立了一区苏维埃政府,揭开了霍邱南乡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革命烈火由南向北迅速蔓延;1930年1月24日尧冲起义,建立了二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2月洪集起义,建立了四区苏维埃政府。随着霍邱苏区范围扩大,1931年5月,中共霍邱县委在大顾店召开工农大会,宣布成立霍邱县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大顾店胡家东畈。自此,霍邱县的第一届县委和苏维埃政府,都在叶集这块土地上诞生了。
  不过,这还不算厉害,要说叶集曾经的最高领导机关,非皖西省委莫属。中共皖西省委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地区建立的地方领导机关。她虽然不能和现在的省级党委相提并论,但也领导着立煌、霍邱、潢川三个中心县委的工作。1939年10月,李品仙继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后,积极反共,停发各级抗日民众动委会和工作团的活动经费,大搞“清党”活动。中共中央中原局鉴于大别山区形势的逆转,于1939年11月中旬决定,撤销中共鄂豫皖区委,成立中共皖西省委。1940年2月,中共皖西省委在新四军驻立煌办事处成立,省委书记李丰平,组织部长吴皓,秘书江明,领导立煌、霍邱、潢川中心县委。3月,皖西省委机关获悉李品仙要来袭击,决定将省委机关转移到洪集李堰湾刘家仓房。机关设立后,省委工作人员便秘密深入到群众之中,在周围农村、学校教唱革命歌曲,演“文明戏”、出宣传墙报等,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宣传鼓动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组织武装起义。这里,俨然成为皖西革命斗争的核心地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着安徽、河南方圆几百里的革命斗争。
  1940年4月,霍邱起义情况泄露后,省委领导李丰平、吴皓、张继成以及电台台长何永忠、译电员翁杰夫等先后撤往淮北抗日根据地,皖西省委至此撤销。
  此外,叶集还设立过中共金(寨)固(始)霍(邱)工委。从名称上看,似乎领导着金寨、固始和霍邱三个县党的工作。不过,按照现有的史料记载,却有些不同。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消灭了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主力部队,根据毛泽东主席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号召把伟大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2月15日,鄂豫行政公署、鄂豫军区发出紧急命令:“各级党政军民工作人员,急需全体动员起来,全力完成当前革命现阶段中伟大的支前任务,更须尽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达到解放大军胜利渡江的目的,争取全国胜利。”皖西成为解放大军渡江前的屯兵场地和前进阵地之一,渡江后的重要后方基地。2月下旬,鄂豫一地委在叶集成立中共金(寨)固(始)霍(邱)工委,直属地委领导,并建立金固霍剿匪指挥部,下辖胡店、麻埠、叶集三个区,主要任务是支援解放大军渡江作战,主要内容是组织各类民工筹集粮草、钱款等,设立兵站民站,维护交通运输,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办公地点就设在叶集南哨门。
  金固霍工委出色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通报表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委书记李晓明还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破晓记》是一部描写金寨县和霍邱县部分地区在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真实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反映六安解放战争史的优秀长篇小说,更是一部在全国各地几代读者心中留下深刻记忆和深远影响的红色文学经典。当代叶集籍著名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在多篇回忆文章中提到他童年时期和姐姐一起抢读《破晓记》等文学著作的情况。《破晓记》在金寨、霍邱的地方史料整理中,也具有很高的地位,很多公开出版的史志著作、文章和地方内部革命史记述资料中都有提到《破晓记》。
  叶集是改革的热土,叶集是新时代的宠儿。我们在享受改革红利带给我们的成果时,也不能忘记叶集这块土地上的红色印迹,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将红色历史与改革精神相结合,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发扬改革精神,造就叶集辉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叶集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