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石斛看霍山。全世界石斛约有1500种,我国已知分布有76种,具备药用价值的有数十种,而霍山石斛最为名贵。霍山石斛生长核心区域,都是海拔400-1000米山间林下,年日照数超过1880小时,降雨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雾日接近全年的一半,散射光足,且夏季凉爽,这些优良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为霍山石斛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造就了霍山石斛特有的品质。
“斛”缘
本报记者 徐缓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因为石斛,我们一路繁花一路歌;因为石斛,我们转弯爬坡不畏难。有风有雨,相逢有缘。 探访石斛基地那天赶巧遇上山雨阵阵,雨雾缭绕,苍山茫茫,千年古刹静静地伫立,千年古柏傍依着…… 望近柏远山,你会想得很多又很少,只是感觉岁月悠悠,在自然面前纯净下来,相逢就是“缘”…… (一) 说到霍山石斛,不能不提被誉为“大别山药王”的霍山县太平畈乡农民党员、霍山县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云峙。二十几年前,我去深山里采访老先生的时候,是带着敬仰心态的。 何云峙先生的毕生,都和石斛结下不了的情结。那时候,九仙至尊的霍山石斛,早已面临枯竭,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药用植物,号为“药界大熊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药材品种。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野生石斛,医生世家出身的何云峙决心进行野生石斛改为家种的试验。 早在70年代,何老身为老虎崖中药场场长,正值年轻气盛,就开始研究石斛的无性繁殖。从野生的变成家种的,中间经历了极大的辛苦磨难。在交通闭塞、环境艰苦的情况下,何老为了这一株小小的草药常年奔波在乡间深山。他曾经从太平畈乡步行到舒城,140多公里的路程啊!用脚步丈量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摸爬滚打中,何老深深感到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他就找到县医药公司、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等单位,争取资金、技术支持。1980年,省科委终于将霍山石斛家种工程正式列入科研项目,直接委托他试验,并得到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于文力、徐永昌等专家的协助,进行试管育苗的研究。该项目还同时被列入国家“七五”星火计划。1981年,第一批试管育苗研究成功;1985年,试管育苗家种成功,并收割品质优良的药材。当年,5万株野生试管苗,成活率已达90%以上;使用“石斛营养液”移栽的霍山石斛成活率达90%以上。霍山石斛人工栽培模式得到专家认可,科研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年3月,在县、乡政府的帮助下,何云峙注册成立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集科研、栽培、生产、加工为一体。新建组培室,研制开发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等品种,实现了从种子组培试管苗到野外栽植,再到初加工的产业化开发。此时,石斛种植技术由原先仅有何老一人掌握扩散至近千人掌握;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枫斗产量逐年增加;种植乡镇更是由仅有太平畈乡扩大至全县12个乡镇。 就如蝴蝶效应,一个人可以带给一家一乡巨大的改变。他用余生换取一株绿色药草的生长;他明明手中握着价值连城的软黄金,却说“石斛是霍山的,是中国的,不是我有权可以做主的”,坚定地拒绝外资企业的买断;他背着干粮吃苦无尽,但总说是自讨“甜”趣。正是何老这种匠人精神和爱国之情,让霍山石斛更好地被后世传承。 2003年5月,霍山石斛产业协会组建,建立霍山石斛质量等级标准和认证体系,同时加强宣传和营销。2007年6月,协会配合相关部门,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对霍山石斛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评审认证。2007年,霍山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协调努力,终于将霍山石斛申报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值得记录的历史性时刻,此后只有在霍山本地种植、经特定工艺加工的霍山石斛才可以冠名为“霍山石斛”,这是目前唯一以原产地命名的石斛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挽救、保护、发展、传承,在何云峙身体力行的感召下,更多热爱霍山石斛事业的有志者加入保护霍山石斛种源的行列。他的儿子何祥林也是其中之一。 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何祥林迅速成为年轻一代的石斛专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015年,父亲去世后,他感觉压力更大了。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长期与安徽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工作人员共同精心照料国家基本药物所需霍山石斛原种建设基地的石斛,确保霍山石斛种源品质,整理石斛栽培技术心得传授给石斛协会会员,在霍山石斛产品质量控制、市场规范、深度开发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 安徽迎驾集团作为霍山本地上市企业,践行六安市委、市政府提出“西山药库”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霍山石斛产业发展、弘扬霍山石斛文化,力鼎战略部署大健康产业,2020年投资1.5亿元,成立安徽大别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霍山石斛品牌“魂之草”,以品牌建设和文化引领助力霍山石斛产业化步伐,目前拥有太平畈乡和衡山镇迎驾产业园两大基地,是数字化农业智慧种植示范基、“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有大别山霍斛文化馆、霍斛百草园、霍山石斛组培炼苗中心、石斛精深加工车间、太平畈乡王家店村石斛野生驯化基地、产业园拟境种植园和“魂之草”霍斛体验馆、落儿岭六万情峡体验店;着力于霍山石斛的种源保护、传承与开发,是霍山石斛非遗炮制技艺传承单位;坚持原种地、原产地、原生态种植地“三地”理念,做道地霍山石斛。 小小一株草,点亮万家希望。霍山石斛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人的探索、追求与付出、圆梦。 山道弯弯,空气温润,茶果清馨,身心舒缓,来到太平畈乡王家河村,看那环村一河清流,因绿而灵动。在这片充盈活力的土地上,如同长虹卧波,一排排大棚悄然静丽。进入大棚里,但见春色轻柔,石斛盛开着淡雅花朵。近嗅蕊香,细读每一朵花的表情,我情不自禁心生感叹:这小小石斛竟然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吸引这么多的造“斛”人为之奋斗?从一片荒山坡到一个石斛产业园,从一种药材衍生一条产业链,从色彩黯淡的“穷乡僻壤”到多姿多彩的“富丽农庄”,这样演绎着诗意蝶变? 作为享誉全国的名贵道地药材,历版药典均未明确予以收载。石斛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制假售假现象日益猖獗,深度开发严重受限,极大地制约了霍山石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突破这一产业瓶颈,霍山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于2016年启动霍山石斛进药典工作,经立项、研究、编制、申报、评审等流程,2020年4月,国家药典委执行委员会审议通过草案,霍山石斛正式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拥有了国家药品标准,霍山石斛的药品身份问题得以解决。 而今,做大做强的霍山石斛品牌,春风万里,花香一路,让这花香越山顺水,飘满皖西、飘向远方。 (二) 最初到太平畈乡采访时,还是颠颠簸簸的山路,逶迤而行,虽然青山含烟如黛,翠竹婆娑迷人,无奈心潮波澜汹涌,脑海“如梦如幻”,记忆尤其深刻。好在一杯清香的泉水石斛花茶喝下去,顿觉神清气爽。 品味石斛茶,品味的是当下和过往,是时间的味道。在艰难而光明的发展历程中,陆续入驻太平畈乡的圣农、康顺、史源、农科泽雨等公司,新辟石斛种植基地,培植大户带动,石斛系列产品石斛枫斗、石斛浸膏、石斛颗粒、石斛饮料、石斛酒、石斛花茶,也逐步走上高端保健理疗产品市场…… “米斛花儿开,开在悬崖之北,花似星星,如雪点点洁白,天地之灵显神彩,历经风雨,风骨长在。米斛花儿开,花开不衰,无言有爱,真花无香祛病灾……米斛花儿开,花开蝶来,俩小无猜,青山作证爱常在,绿水作伴情不改。”歌声在悠悠深山里飘逸,情与爱在山间水旁林木里穿梭缓行,踏歌爬坡,猎奇攀登,累吗? 带着苔藓的山石很是滑腻,溪水在耳边淙淙,温度明显比山外低好几度,来到海拔600-1000多米山坳山尖,但见林荫下巨石上布满丛丛斛棵,气根像芊芊触手,吸附依偎着24亿年沧海骤变的灵石崖壁。 现在游客多是到霍山太阳乡九仙尊米斛养生谷亲自检验领略野生石斛“生长地”,这是由国内颇具影响的浙江精工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安徽圣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麾下的基地。 温雅低调的戴亚峰总工,每每见到他在建于国家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近500亩的霍山石斛文化产业园接待各级参观团、深入建在太平畈乡500亩野生原种保护基地及黑石渡镇1000亩GAP驯化基地观测研究,在太阳乡10000亩九仙尊米斛养生谷里爬山越水穿梭,你就不会怀疑“大别山守斛人”称谓的厚重,会盛赞这位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等荣誉更是令人敬佩。 十几年来,多次采访戴工。了解到,90年代末,戴亚峰在浙江开始从事石斛的研究和开发,因为家乡和职业的双重因素,尤为关注霍山石斛的发展。2010年,在听闻浙江精工集团有意投资霍山石斛产业,他立马回到家乡进行了足足一个月的深入考察,在深刻认识到霍山石斛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就会灭绝的现状后,毅然决然放弃了浙江的高薪职务,加入精工旗下的九仙尊公司,全身心投入到霍山石斛的抢救性开发。 九仙尊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1亿元,累计投资近6亿元,是从事霍山石斛全产业链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集野生原种保护、组培育苗、GAP驯化、野生栽培、产品研发、GMP深加工、市场营销、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 2010年以前,霍山的石斛栽培基本都是在山场林下分栽原生种苗,为了提高人工栽培品质,戴亚峰借鉴何云峙先生野生改家种的经验,将驯化苗移栽到山场林下碎石上,同步增加补水喷淋系统,不仅提高了品质,也将林下石斛产量从几公斤提高到亩产100公斤鲜条。接着,他借鉴浙江铁皮石斛栽培模式,并结合霍山石斛植株矮小和根系不发达的特点,创新了遮阳无土架空托盘集约化栽培的模式,将亩产鲜条提高到500公斤左右,一举解决了霍山石斛原材料短缺的世纪难题。 为追求更高品质,他独创了山谷原石人种天养的模式,也就是在“山谷水傍石上”的环境下,将驯化1-2年的米斛苗栽在原始的大石头上,任其自然生长,不做任何人工干预,5年甚至10年后再采收,这样的石斛其品质与野生基本一致,还原了古籍上记载的绿毛老枫斗。先后获得四个霍山石斛健字号批文,填补了行业精深加工领域空白,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得霍山石斛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因为在石斛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2023年12月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戴总骄傲地宣称:“在栽培上,我们一直在创新,正在进行第四代模式的研发,培植新质生产力。一旦技术成熟,就可用无人机进行撒播,真正实现满山开遍石斛花的梦想。”说到这儿,戴工甚是激动,仿佛看到漫山花开石上水旁,一张张石斛农人欣慰幸福的笑脸。 是呀,育苗和栽培上的成功示范,极大地带动了霍山当地石斛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霍山现有石斛公司、合作社和个体户500多家,从业人员数万人。 (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参观的落儿岭“龙尖斛”基地2000余亩,渗透着徐仁发老总三四十年打拼心血,目前形成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谋划文农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布局全国网点,带富一方百姓。仁发基地冠名“龙尖斛”,源于山名曰“挂龙尖”,而石斛枫斗,就是龙的盘卧之态,华夏的图腾之势。 枫斗的历史已有250年以上,最早记载于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被称为霍斗。药农采收加工枫斗的时间是秋冬交接之际,这个时候满山枫叶变红,丰收在望,丰收的“丰”字与枫叶的“枫”字谐音,“枫斗”一名也就渐渐流传开来。药农们总结出拣、洗、炒、搓、绕、烘、放、整、定九字真经21项非遗炮制技法:除杂、去叶、剪根、分拣、清洗、摊晾、炒制、揉搓、去鞘、分级、绕条、加箍、烘焙、紧胚、复火、放胚、去箍、整形、提香、打毛、定级,是药农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独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尖斛”销售总监任留留姑娘边带着气喘吁吁的我们爬山,边介绍着沿途的中药材,在我们眼里俱是野草杂木,在她娓娓道来的却都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于是,众人时不时发出惊讶声,震起草间蚱蜢,惊飞草尖蜻蜓,只是苍鹰盘旋蓝天无视我们的一惊一乍。 “中国药典会委员、石斛属研究专家包雪声教授在《中华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书前言开篇语中就说道:如果说世界上确有什么仙草的话,我们认为这种仙草应当是霍山石斛。道家经典《道藏》曾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茯苁、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且霍山石斛名列首位。”销售总监留留姑娘行云流水般语出而三句话不离本行:霍山石斛作为一种珍稀名贵中药材,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市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及港澳台、东南亚和美日市场,鱼龙混杂,真货难求,国际市场上霍山石斛几乎呈现有市无货的局面。 落笔之时恰值五六月,正是石斛花开的季节,那一朵朵娇嫩的花瓣似繁星点点;一批批热爱霍山石斛事业的人,正阔步向前,他们就像那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石斛王,经风历雨,代代繁衍,风骨长在,你我“斛”缘,福来福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