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与您话“胰岛素”
皖西日报
作者:李远凤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见发病原因主要有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以及遗传因素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以及体虚乏力等。 我国糖尿病患者位居世界首位,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国民健康构成威胁,并对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糖尿病治疗药物有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在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上具有优势,是治疗糖尿病的“铁腕药物”。 一、胰岛素的分类,按药效时间的长短分为: 1.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这类胰岛素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一般10-30分钟起效,维持时间3-5小时。 2.短效胰岛素:如人胰岛素。这类胰岛素吸收快,皮下注射30分钟起效,维持时间5-8小时。 3.低精蛋白胰岛素:如低鱼精蛋白胰岛素,该类胰岛素吸收速度缓慢,维持时间较长,皮下注射后2-4小时起效,维持时间28-24小时。 4.精蛋白锌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释出和吸收速度更慢,维持时间更长,起效时间6-8小时,维持时间24-36小时。甘精胰岛素模拟正常人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可维持24小时,但起效时间短,为1-2小时。 5.胰岛素混合型:将短效胰岛素和低精蛋白胰岛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如将30%短效胰岛素与70%低精蛋白胰岛素混合,或者是50%短效胰岛素与50%低精蛋白胰岛素混合。如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50/5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品种。 二、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可调节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对糖代谢的影响:胰岛素可以激活糖原合成酶,增加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对脂肪的影响: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使其利用增加;对蛋白质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三、胰岛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 1.低血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由胰岛素过量所致,出现饥饿感、头晕、烦躁甚至昏迷。为了防止低血糖症的严重后果,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或者50%的葡萄糖。 2.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为局部反应,表现为荨麻疹、紫癜。近年来应用纯度高的制剂或人胰岛素,此反应发生率降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注射部位或者更换胰岛素品种。 3.胰岛素耐受性:指人体内的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来控制血糖。急性耐受常与外伤、手术、感染等并发症引起;慢性胰岛素耐受与胰岛素抗体产生有关。 四、与胰岛素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1.可能会减少胰岛素用量的药物: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甲状腺素、阿司匹林、氢氯噻嗪、呋塞米、苯妥英钠等可升高血糖。合用时应调整药物或者胰岛素的量。 2.可能会增加胰岛素用量的药物:硝苯地平、可乐定、肝素、吗啡等可改变糖代谢,使血糖升高。胰岛素与上述药品合用时应加大剂量。 3.乙醇过量可引起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 五、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没有开启使用的胰岛素,在冰箱内2-8°保存,存放时不要贴近冰箱壁,以免受冻结冰,不要放在冰箱门上,避免开关冰箱发生振荡,并注意保持冰箱清洁,禁止放入冷冻室。 2.已经打开使用的胰岛素,不用放置冰箱,室温保存,不超过25-30℃时保存28天,禁止放在阳光直射的窗台或者桌子上。 3.胰岛素注射部位,推荐早上注射腹部,晚上注射上臂。 4.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注射完快速拔针,干棉球轻按注射部位,勿摩擦、揉搓。 5.定期监测血糖,自我管理,切勿自行调整胰岛素用药剂量。 6.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选择谷物、蛋白质、蔬菜和水果。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广播体操,活动量及幅度不要太大。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存在误解和偏见,“谈胰岛素色变”,导致患者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胰岛素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随着医药领域新技术的创新,胰岛素吸入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会问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会大大提升,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临床药学部 李远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