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六安医疗保障·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麻醉”很安全 “呕吐”可防治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经常有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恶心甚至呕吐,这是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它涉及多个神经生理通路以及中枢和外周的受体机制。PONV术后恶心呕吐常发生在麻醉后24 h内,也可以发生在术后1-2天,少数患者甚至可以持续到术后3-5天,普通外科手术患者PONV发生率为20%—30%左右,部分特殊手术患者PONV发生率可增加2倍,达70%-80%。
  一、术后恶心呕吐的特点有哪些?
  术后恶心呕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干呕,恶心是患者的一种强烈的主观不适感,可能会伴随着呕吐,轻则影响进食和休息,随着症状加重还可能会造成酸碱电解质紊乱、伤口张力增加甚至裂开以及误吸性肺炎等,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延迟出院时间。
  二、如何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
  1、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首先,医生会想办法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首先会判断患者是否具有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史、年龄、晕动病或恶心呕吐史、药物治疗史、手术类型等。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围术期治疗方案,采用神经阻滞等术后镇痛方案,减少阿片镇痛药的剂量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外科医生会在术前术后给患者更多的关注,并提前给予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进而减少呕吐的发生。
  对于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较高的人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包括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浸润麻醉等非全麻方法。而对于需要接受全麻的患者,我们可以使用全凭静脉麻醉避免吸入麻醉药的使用。此外,我们通过精心制订多模式镇痛方案,可减少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大大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
  除了上述措施外,改变术前长时间禁食禁水的传统观念,尽可能缩短禁食禁水时间,让胃肠道有更短的空置,也能帮助降低恶心呕吐的风险。同时,术后鼓励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状态,亦有助于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2、治疗术后恶心呕吐
  如果患者在手术后感到严重的恶心,该怎么办呢?首先,患者和家属需要及时将情况告知医生和护士,我们会使用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的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综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有效控制已发生的恶心呕吐,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减轻恶心呕吐的强度;患者自己也可以调整呼吸并尽量安静下来,进而减少紧张和呕吐的发生。
  如果呕吐真的发生了,患者需要把头偏向一侧,尽量把嘴里的呕吐物全部吐出来,家属或陪床人员需要协助清理,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以获得专业的帮助。如果发生误吸等情况,病房医生会及时联系麻醉科和ICU等科室的医生,共同进行补救治疗,以保障安全。所以,医院通常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患者和家属不需要过分紧张恶心呕吐的情况,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了。
  三、阿片镇痛药可能会增加术后恶心呕吐,镇痛泵还要不要用?
  术后疼痛(术后急性疼痛)是较术后恶心呕吐更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术后急性疼痛没有及时诊治,极易演变为术后慢性疼痛,增加患者身心负担。对于术后疼痛,麻醉医生常使用术后镇痛泵或者镇痛药物进行干预,其中主要为阿片类镇痛药物,该类药物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但常伴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因此对于术后恶心呕吐高危患者(晕动病或恶心呕吐史等)该如何选择,到底用不用镇痛泵?
  正如上文所述,术后恶心呕吐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如果不进行镇痛治疗,术后急性疼痛、以及疼痛导致的紧张和睡眠障碍也可能诱发相关症状。尽管术后恶心呕吐让很多人难以承受,但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还是可以有效预防、积极面对的。 (六安市人民医院麻醉恢复室 张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