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悠远
皖西日报
作者:丁美科
新闻 时间:2024年04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丁美科
身出寒山凝风骨,心入清水化香魂。 生长于六安的人,是有福的,每一个人都是含着茶叶长大。六安瓜片给了我们清雅出尘的风骨。 学生送来她和茶艺大师陈红玲老师亲手揉制的红茶,她说,我在揉制的时候和它们一直在聊天……真是雅人妙事。迫不及待地泡上一壶,顿觉清润入喉,茶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茶文化以礼节规范种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环节,对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的讲究与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一种意境之美,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 茶作为中国“国饮”,自古就为民众所喜爱。饮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祛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茶文化对人修身、怡神、为文、交友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几千年来,古人在品茶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与“茶”有关的廉政格言、警句,如“一杯清茶问今古,两袖清风为苍生”、“茗溢芳醇满天地,人修廉洁和乾坤”、“历尽艰辛成极品,自甘恬淡散清香”等。古往今来,茶成为人们许多美好精神的寄托,如纯洁、礼貌、谦和等,其君子品格受到文人墨客的赞叹。英国作家韩素音曾说,茶是世界上最文明的饮料,它是礼貌和纯洁的化身。 茶讲注水八分,水满则溢,人生亦然,十分的爱恨容易迷失自己,到头来伤人伤己。面对喧嚣的人生,独饮一份刻骨铭心的孤独,常常以酒释怀,而换来的却是醉意朦胧。酒是尤物,但洗不去心头久积的灰尘。人生如茶,茶本性苦而后甘,人生亦苦,回味而后淡定从容;茶的透明、润泽、剔透,使人冷静,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人欢喜与清明,清茶淡绿的颜色,让人找回自我,回归本初,使人心境淡泊,让生命倍感轻松与真实。 茶,清淡,幽雅,隽永,悠远。曾经是花,曾经是叶,挤入现代繁华的城市,那日月光华以及大自然的灵性,便随它而来。扑面而来温馨的气息沁人心脾,而那隐约的苦涩诠释的是她的深邃与忧郁。清香的液体流过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感受苦后的甜蜜,心情便如玉壶之冰心澄澈透明。手抚茶杯,心随之宽,魄随之广。历尽沧桑的岁月,便泡成生命返朴归真的花朵。 喜欢喝茶。有茶的日子,生活总来得滋润些,因为茶会让时光慢下来,茶是一种味道,一种生活的味道。匆忙的工作间隙,用青花白瓷杯泡几片绿茶,看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开来。喝一口,神清气爽,心情绽放,这一天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阴雨绵绵,大可不必在意。 “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喝茶时,一个人可以静观光阴一寸寸移动,放下一切,进入茶的状态,犹如清风明月入怀。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有一盏茶,可以解渴,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明月入怀。 茶事曼妙,我心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