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河西师专
皖西日报
作者:庄有禄
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庄有禄
时间的脚步迈入2023年初冬,温度骤降,一个人窝在书房里发呆。掐指一算,已退休两个半春秋,顿生日暮途穷之感。斗转星移,世事沧桑,人生忽过。梦回青春华年,充满喜怒哀乐,虽没有轰轰烈烈,姹紫嫣红,但于平平淡淡中也有浪花与涟漪,忆之香甜,浪漫而温馨。 1979年,我年满十八岁,青春似火,有幸挤过高考独木桥,被六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录取。虽不是名牌高等学府,但终究跳出了农门,成为十里八乡人们羡慕的骄子,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六安师专的两年时光,既紧张,又活泼。学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周一至周五的上下午课程几乎排满,所以紧张。老师爱生如子,和蔼可亲,以身示范,诲人不倦;同学亲如兄弟姊妹,互相关心,娱乐嬉戏,谈笑风生,可谓活泼。其情其状,梦幻般于脑海中浮现,仿佛就在昨天。 六安师专坐落在四面环水的沙洲之上,东面紧挨老淠河,南北西三面被一大片果园包裹,仿如世外桃源,充满诗情画意,是读书学习的心仪之地。 周一至周五,吃过晚饭,太阳还挂在树梢上,我常与几位同学结伴,乘木船渡过老淠河,登上河对岸,穿过便门街,去鼓楼街、解放路、皖西路、梅山路,或购物,或闲逛,或看电影,或买一本喜欢的文学刊物,一路勾肩搭背,叽叽喳喳,振翅摆尾,不知愁滋味。有时到九墩塘陵园散步,沐着徐徐柔风,赏晚霞烧红天际,看一叶扁舟在碧池里轻摇,目睹小鸟扇动翅膀归巢,欣赏街市华灯齐放、溢彩流光,聆听百虫鸣唱、歌声悠扬,心胸格外舒朗,真想结庐于此,修身养性,达成心灵的默契。 最诱人的是果园。阳春三月,春姑娘依次把桃儿杏儿梨儿唤醒,粉的、红的、白的,仿佛千万只蝴蝶,争先恐后爬上枝头,跃跃欲飞,勾魂摄魄,令人目不暇接,大有身置瑶台、飘飘欲仙之感。每逢下午自习课,同学们三三两两,手捧书本,不约而同地向果园进发。寻一处巴根草茂密的凸地坐下,打开书本,静静地嗅着浓浓的花香,沉浸在优美的辞章中,含英咀华,汲取营养,忘记了周遭的一切,不知今夕何夕。不知不觉光线渐暗,夜幕降临,便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本,踱回校园。 有时一个人到果园散步,脚踩柔软的细沙,嗅着醉人的芳香,沐着徐徐的和风,目视葳蕤的花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觉得一身轻松,是天底下最自由的人了。偶遇几只黄狗在树林里追逐嬉戏,打破了果园的宁静,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特别开心,兴致高昂。有时遇见一条水牛在低首吃草,背上踞着一只小鸟,东张西望,十分悠闲自在。我屏住呼吸,立在原地纹丝不动,痴痴地观赏,沉醉不已,深怕惊飞了小鸟,弄碎了悠然恬静的画面。 五黄六月,油菜和麦子开始收割,果园里的桃子、杏子和雪梨缀满枝头,随风摇曳,特别迷人。桃子的小嘴白里透红,杏子浑身镀上了淡黄,雪梨的屁股染成了绛色,五彩缤纷,诱人涎水直流,恨不能伸手摘下几颗,大快朵颐,满足一下馋虫的渴望。有时见四周无人,便偷偷地捡拾掉落地上的鲜果,用褂襟擦拭几下,咬上一口,觉得酸中带甜,食之有味,便选几颗品相好的放进裤兜,带回宿舍,与邻铺分享,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老淠河右岸为石壁,十分陡峭。石壁下面是主河道,水流湍急,几乎每年都有游泳者命丧于此。左岸是宽阔的沙滩,一马平川,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沙坑。靠近主河道的大沙坑灌满了碧水,是同学们练习游泳的好地方。盛夏时节,吃罢晚饭,男同学们成群结队地向大沙坑开拔。身着泳裤,跳进碧水里,练习蛙泳、仰泳和自由泳,比谁游得快;有时扎猛子,比谁憋得时间长;有时学跳水,看谁跟头翻得高、入水时溅起的水花小……从头至尾笑语盈天,快活至极。直至夜幕拉开,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寝室,换好衣服,回到教室,在知识的海洋里泅渡。 课外活动,是同学们放松身心的好时光。有的坐在阅览室里读书看报,继续汲取玉液琼浆;有的在寝室里下象棋,杀得昏天黑地,一方不投子认输,另一方决不罢休;有的肩并肩在校园的林荫道转悠,交流见闻和思想,增进友谊,自在逍遥;有的到操场上跑步、打球、玩单双杠,练习跳高跳远……本着各自兴趣爱好,红脸出汗,强身健体;有的躲到僻静处,尽情地吼几嗓子,高歌一曲,释放能量,快活无比。 最喜欢周末学校放电影。周末的晚上,只要天公作美,学校一般情况下都安排放一场电影。放映的地点不固定,有时在食堂门口,有时在大操场,有时在篮球场。放的片子大都是国产片,有新近摄制的,如《小花》《大河奔流》《庐山恋》等;有建国前拍摄的,如《七十二房客》《马路天使》等;也有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如《孤胆英雄》《大浪淘沙》《桃花扇》等。课外活动期间,只要看到雪白的银幕高高挂起,同学们便奔走相告,深怕错过了观赏机会。傍晚时分,同学们肩扛座椅,陆续向放映场集中,自动坐成一排排,翘首等待放映时刻的到来。放映时同学们都集中精力观看,没有人交头接耳或开小差,更无人高声喧哗,随意走动,放映场秩序井然,大家的情绪都随着剧情变化而跌宕起伏。看完电影,回到寝室,展开剧情讨论,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相互启发,收获多多。 下晚自习,回到寝室,有的说一段不荤不素的笑话,逗得全寝室的人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有的练一套长拳,有的玩几把吊环,有的举一阵哑铃,用不同的方式活动筋骨;有的洗洗脸和脚,早早地躺在床上看书;有的窃窃私语,说着悄悄话,显得十分神秘……总之,五花八门,难以尽述。熄灯铃一响,纷纷上床休息,陆续进入甜美梦乡。 师专的两年时光,在我的人生长河中只是一瞬,虽然短暂,但在脑髓里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方家方、张盛彬、徐昌州、沈慧君、李家训、黄昌年、徐锡君、丁士楠、王政、孙学文等十几位恩师的音容笑貌时时在脑屏上浮现,其谆谆教诲,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让我经受住风雨的考验,持续上坎爬坡,步入人生坦途,大恩感激不尽。与几十位风华正茂、才气横溢的同窗,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的模范言行,激励我积极向上,乐天自命,走好人生路,无怨无悔。 师专是练技场,师专是大熔炉,师专是加油站,师专是智慧屋,师专是温情坊,今生今世都是我的念想,即使进入梦乡,也不会相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