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园镇全面提升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皖西日报
作者:姚一林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姚一林
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立足于一线,深入于群众,能够及时得到基层的“第一手资料”,是富有挑战性与创造性的工作。基层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能够使其得到充分锻炼,吸收足够养分,以更快速度成长成才。因此,年轻干部要积极投身于基层工作,于基层中接受淬炼,砥砺自身素质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一、工作开展情况 党的十九大以来,斑竹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教育引导基层公务员队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的精神支柱。坚持严管厚爱原则,着力打造新时代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基层公务员队伍,让基层干部在新征程上努力奋进,在新时代里不断建功。 一是用好三个平台,补足精神之钙。常抓会议学习。利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关党员大会、镇村干部例会等会议平台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党史学习教育书籍以及大别山红色历史书籍,切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活用“学习强国”。斑竹园镇开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天地”,全体干部自觉把“学习强国”平台作为自我提升的“指南针”、干事创业的“加油站”,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日常工作的动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建强镇委党校。将“朱氏祠”现场教学基地设为主校区,配备电脑、投影、音响等教学设备,营造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邀请县直有关部门业务专家以及镇级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基层治理及“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通过党校阵地,对党员干部集中开展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和农村经济发展教育等,拓宽党员干部政策、业务知识视野,提高理论水平。 二是制定两项措施,强化能力之基。严管厚爱,打牢业务能力基础。制定《斑竹园镇扣好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第一粒扣子”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严管理论素养、作风效能、办文写作,强化政治激励、精神鼓励、生活厚爱,全面调动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干部关心关爱体系。同时,畅通跟班学习渠道,积极组织各部门与上级业务部门对接,进行跟班学习和一线锻炼,进一步增长才干,丰富阅历,开阔视野。沉下身子,打牢实践能力基础。全镇10个村成立重点工作组,各办公室留一名值班人员,其他干部均分配至村重点工作组,联系村班子成员为组长,带领重点工作组干部到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美丽宜居自然村庄等重点工作。2023年,在重点工作组基础上,优选10名年轻干部作为村书记(主任)助理,要求每个星期必须深入联系村1次,帮助村书记处理日常事务、撰写信息、开展政策宣传等,通过建立重点工作组和村书记(主任)助理队伍,一方面让干部学习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处理紧急事务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能了解到除自身业务之外的知识面,学习与群众沟通交流方式方法、农业农村知识,提升基层工作实践能力。 三是守牢一个底线,绷紧作风之弦。坚守清正廉洁底线,常态开展廉政建设,督促干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绷紧作风效能之弦。完善镇村两级《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斑竹园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作风效能建设方案》《斑竹园镇村级作风效能建设方案》,对工作督查、绩效奖惩、干部互评、待岗和考勤5项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对全体镇村干部实行人脸识别考勤,杜绝考勤漏洞,消除干部“走读”现象,保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成效。针对工作不力、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缺勤走读等现象,做到有检查、有处罚、有通报、有整改。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公务员队伍精通业务不全面。大多数公务员进入单位后,定岗在一个部门,在服务期间,基本都在一个部门工作,经办同一类业务,对其他部门业务停留在“略知皮毛”阶段,并且相当部分公务员在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后,分管的工作也与之前业务相关,个人业务素养和交际圈不能得到拓展,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是基层公务员培训实用性不强。目前大多数培训多为理论指导性培训,授课形式为集中课堂式授课,没有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缺什么补什么、基层力量干什么就学什么,基层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没有得到补充,更做不到学以致用。 三是基层公务员培训覆盖面窄。在实际工作中,培训多为完成阶段性任务而组织培训,培训机会少,有的基层公务员两三年没有参加过培训。同时大部分培训周期较短,更多的是因为时间关系,加快培训节奏,“满堂灌”的输出,很难达到培训效果。 三、改进措施和路径 实行多岗位培养锻炼机制。一是建立“1+N”轮岗见习机制,基层公务员入职后先到综合岗位见习锻炼三个月,同时视情况安排到党建、乡村振兴、项目等N个重点岗位见习锻炼。二是适时组织“岗位交流”,加强干部轮岗培养,让干部既能在党政办这一综合性岗位得到全方位锻炼,又能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综治维稳等专业岗位上加强专业素养,助力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增长工作阅历、消除岗位倦怠,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考核人岗匹配度。三是畅通县直与乡镇“能上能下”渠道,在保证县直部门优秀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同时,通过设置基础条件,选拔一部分乡镇基层干部到县直部门挂职,掌握机关工作方式方法,放到文明创建、征地拆迁项目、群众集体事件处置一线,锻炼提高统筹协调能力。 探索新形式主题教育培训。认真贯彻理论教学和党性教育大纲,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开发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教育形式。一是打造精品班次。结合本地特色,将主题教育与斑竹园镇红色资源相结合,以重演草地夜行、重走红军路的体验形式,打造全方位学习体验,增加党员学习参与度与融入感。二是配备精选讲师。依托镇委党校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建立开放式党校师资库,从党政机关和各类人才库中选聘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基层治理及“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组建一支德才兼备、胜任教学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并注重从本地村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模范和“土专家”“田秀才”中选取典型人物,鼓励他们走进课堂、走入田间地头,开展理论宣讲、分享经验和做法,现场手把手传经送宝。三是强化学习效果。策划“爱学习、做考题、赢奖励”的形式,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主题教育学习应知应会答题活动,让党员带着问题看,全面检验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开展多样性教育培训模式。一是开展互动式研讨教学,用情景模拟、研讨教学等形式穿针引线、聚焦论点,启发思维,充分调动学员气氛,激发参与热情。二是开展经验分享式教学,邀请经验丰富、一线工作的干部讲述案例,分析思路,拓宽基层工作方法思路。也可以邀请农业专家或者当地本土专家,讲授农事生产活动要领和农村风土人情,让外地和年轻干部了解农村生活、融入农村生活。三是开展实践锻炼式教学。让干部根据自身经办业务或者感兴趣的方向组织开展“我的工作我来讲”活动,锻炼干部“张嘴能讲”能力。 (作者单位:金寨县斑竹园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