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副 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春天的风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孙玉琢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每每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这句,都在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共鸣,母亲的抚摸,是多么地温柔,让人眷恋。
  那抚慰人心,具有治愈效果的春风,可不就是如此吗?每年觉察春天到来的时刻,通常都不是某个具体的日期,也不在立春那个节气,而是在一个偶然的早晨或下午,正走在路上,忽而就闻到了泥土里的青草味。
  “哎呀,我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总会欣喜地叹着,周围的空气湿湿的,裹挟在已经开始柔和的风里,好似在孕育着某种即将萌动的情感,就等着一个释放的契机。
  这春天的风呵,万种风情。
  她和“三九”时节的风可不一样,冬天的风太彪悍了,一阵阵吹来似是要把人的皮肤给扯破,刮风时,躲在家中还能听到外面的呼啸,像是吹着哨子,又像是在声嘶力竭地哀嚎,总之不是那么好听,也吹得人心头瑟瑟,连开窗都不乐意,更别提户外活动了。“北风卷地白草折”“万径人踪灭”大概说的就是此等萧瑟严寒的景象吧。
  春风就大不一样,要不怎么常常被拿来比喻——某某就如春风拂面。春风吹在脖颈里是温暖的,甚至燥热的,到了柳丝吐芽时,阳光大好,油菜花开,走在田埂上会有一种“薄汗轻衣透”的畅快和舒坦,外套穿着热,脱了又凉。春风吹过的湖面涟漪阵阵,小鸭子悠闲地梳着羽毛,岸边枯黄的芦苇随风摆荡,和垂下来的柳条亲密相触。那柳丝儿已然按捺不住,渐渐冒出了芽,风骚地扭动着柔软的腰肢,仿佛在说:“看!我才是报春的使者。”
  梅花终于退场了,海棠、杏花、梨花都跃跃欲试,等了太久终于等到了春天,谁还不美他个天翻地覆!
  春风如此暧昧,撩人心弦,午时热过一阵子,太阳落山后,它又开始微凉了,与冬天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得持续个把月。
  春天的风,真是万能。可以吹开万朵花,治愈万种疾病,还可以唤雨来,浇得大地喜极而泣,成为农作物眼里的“喜雨”。下雨时,雨夹着风,风吹着雨,或绵绵如丝,或惊雷滚滚,然而无论这雨是怎样的,都讨人喜爱,因为春雨一来,就是万物复苏了,“新生”都让人欢喜,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听起来都振奋人心。
  不如,就去春风里走走,那些冬天里的伤痛和寒冷,在春风里会一一抖散。在这风里,人是放松的,春风能祛除人心中的顽瘴痼疾,置身其中,慢慢就消解了。每个春天都是新的开始,万象更新,从头出发。
  而春风也是冷的。“倒春寒”是每年必经的一段难熬的时光,尤其是对有风湿病和怕冷的人群,通常你以为春天到了,筋骨也舒展了,倏忽她给你来一场冷雨,甚至是一场白雪,猝不及防地,才收进柜子的大衣和羽绒服又不得不返场救急,你想坚持几天,偏就不穿,还真挺不过去,那早就看上的春装美裙,怕是还要过一段时间,再等等了。
  主要是这风比冬天的风更容易让人生病,春季主生发,人毛孔打开,心神松弛,一不小心就会受寒中了“风邪”,这要是没做好保暖,恐怕就会埋下病根呢,还是小心为妙。
  “春捂秋冻”“二月春风似剪刀”“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春寒料峭中,时暖时冷,让人猝不及防又沉醉不已,这从寒冷里生根发芽的季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极寒才能迎来温暖,就看你有没有勇气迈出脚步去迎接。
  经过冬眠的舒适和松弛,探头去迎风追赶,当然会有丝丝凉意,甚至胆怯。
  可是,谁又不爱春天,谁又不爱这可爱的、醉人的、治愈的春风呢?春风固然是极可爱的,它能暖身、暖心,只不过拔去病根,还在于自身正气。
  正如《黄帝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那就走出去,去有春风的地方,治愈自己,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