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 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乡镇商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刘瀚宇 王 瑜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近年来,随着金寨县梅山镇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梅山商会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商会工作,发挥商会优势,促进梅山镇经济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思考。为此,我们走访座谈多家企业,对梅山商会的运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梅山商会成立于2019年1月,发展至今会员企业42家,行业领域结构逐步优化。注重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养,培养2名副秘书长,均为80后,现有中共党员14名,2021年7月成立商会功能型党支部,便于开展组织生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桥梁纽带的抓手。梅山商会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通过会员联系网络,宣传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对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主动为会员、为企业、为镇村经济发展服务。商会会员通过人大、政协渠道反映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二)经济发展的能手。梅山商会团结和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逐步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服务会员积极开展活动,为会员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牵线搭桥,面对面研讨,交流和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努力为会员办实事、办好事。组织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会员企业进行同行业先进技术观摩。实施行业自律、用工协商标准,稳定企业生产。
  (三)回馈社会的推手。梅山商会引导会员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梅山商会累计向县、镇、村各级捐赠防疫医用和生活物资价值达130余万元,缓解政府和社会防疫压力。向梅山镇敬老院捐赠价值2万元的慰问物资,向南水村扶危济困互助社基金注资4万元和捐赠价值2万元的慰问物资。采购及帮销价值17万元的滞销春茶,用实际行动助企纾困,赢得社会好评,提高商会知名度。
  二、存在问题
  自身的定位不清晰,作用发挥不明显;商会规范化建设不到位,运营机制不健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会员的思路、办法手段还比较单一。
  三、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促进商会纵深发展。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商会的宣传引导,为商会作用发挥创造条件、提供舞台,拓展服务商会的新领域、新途径,在精神上鼓励,政策上扶持,政治上关心,业务上指导,营造促进商会发展的良好氛围。重视对商会班子成员的培训,激发他们融入镇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要帮助解决办公场所、工作经费等实际困难,维护非公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帮助做大做强做优民营经济。
  (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加强商会自身建设。健全和完善商会制度章程,对领导班子和会员提出自律要求,促使商会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走出去”交流与合作机制。拓展县外市场,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加强民间交流合作,为企业提供商机。选准配强领头人,选优配强领导层。贯彻落实会长办公会议和理事会的各项决议。
  (三)加强联系,纵横沟通,提高商会影响力和凝聚力。梅山商会要加强与镇党委、政府联系和沟通,争取支持和理解,积极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当好政府管理民营经济的助手。加强与会员联系,多了解会员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实际困难,履行自身职责,助企纾困解难。加强与县外乡镇商会的横向联系,要注重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宣传推介商会,形成会员以商会为家、以商会为荣的理念,增强商会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突出优势,努力作为,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梅山商会要积极融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商会“以商招商”优势,努力成为党委、政府招商引资的平台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积极推介本地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鼓励外部资金前来投资,要注重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做大做强企业。进一步引导会员热心参与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在敬老、助困、助学、助残活动中多作贡献,为社会造福、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树立商会良好形象。
  (五)创新理念,完善管理,使商会成为会员“娘家”。引导梅山商会创新社会管理,鼓励和支持商会加强能力建设,大胆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协助政府将“不好管、放得下”、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项转移给商会,实现政府由治理向服务的转变。增强商会工作的向心力,把商会建设成会员“娘家”。进一步壮大商会组织,做好新会员发展工作,通过宣传引导,把各领域优秀的非公经济人士吸收到商会组织,团结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服务乡村振兴,使梅山商会真正“建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作者系金寨县委副书记、梅山镇党委书记,金寨县梅山镇党委统战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