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城事·茶舍·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怀念泡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王健

  前不久,在书上看到久违的泡桐树,那浅紫色的喇叭花,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童年时光。
  小时候,我们街道两旁都栽有泡桐树,阳春三月,百花齐放,泡桐也不甘落后,先是在枝头露出几串浅紫色的花蕾,接着就成串的花绽放,满树的喇叭花倒悬着,像一只只倒挂的风铃。
  浅紫色的喇叭花让女孩们兴奋不已,上学前,总要带上几朵,蹦蹦跳跳地去学校。男孩们比试谁长得快,站在树下用小刀在树上划了一横,作为印记。可是,泡桐树长得快,没多久,我们就够不着印记了。
  花开后,梧桐叶迅速生长,树叶宽大,像把扇子,树冠呈圆锥形,像巨大的绿伞,遮住了骄阳,带来一片清凉。树荫下,我们跳方格、顶烟鼻、抓特务、做泥巴炮,玩得不亦乐乎。
  最喜欢的还是坐在树下看小人书和听故事。
  白天,李大爷在泡桐树下出租小人书,我们几个凑钱,租几本换着看。绿荫树下,我们席地而坐,一头扎进书里,竟忘了吃饭。《黄继光》《邱少云》《南征北战》《三借芭蕉扇》等故事都烂熟于心,张口就来。 
  晚上,李大爷洗过澡,就会端着小板凳,来泡桐树下乘凉,我们立刻众星捧月般围了上来。
  “李大爷给我们讲故事。”
  “好好好!从前有个王小二,家穷没文化,长年给财主打工,到年底了要工钱,财主说,你答对我的问题,我就给你。他只好点头答应。老财主贼眼一转,面带奸笑,拿来一大一小两个罐子,让王小二把大的装进小的里面去,王小二想了半天也没有办法。”李大爷说到这,停了。
  “后来呢?”我们着急地追问。
  “欲知后事如何,请等明天分解!”李大爷卖起关子来。大家边央求,边给他扇风,李大爷得意了:“谁来帮王小二想个办法?”大家一时无语,抓头挠腮。我突然灵光一现:“把大罐子摔碎,不就能装进小罐子里面了吗?”李大爷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对的!对的!还是读书有用啊。”大家也恍然大悟,接着求他继续讲故事。
  秋天的泡桐树叶成褐黄色,风一吹,蝴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铺了黄橙橙的一层,我每天都会捡落叶,送到锅灶里当燃料。母亲夸我懂事,想考考我:“下面的事同时发生,你先救谁:火烧房,狗咬羊,稀饭瀑在锅台上,小孩趴在井沿上。”我略加思考:“先救小孩,因为他有危险。”妈妈眼里闪出惊喜,笑着给我一个拥抱。
  冬天的泡桐树,成了光杆司令,树丫成了小鸟打情骂俏的好场所。鸟儿飞来蹦去,勾起我们捕捉的欲望。
  我们用弹弓打鸟。找树杈做弓,用一段橡皮筋栓在弹弓两端,中间包上石子,左手执弓,右手拉玄,瞄准鸟,右手一松,石子“嗖”的一声飞出去了,鸟应声落下。
  我们还会用竹筛扣鸟,这要等下了大雪才行。我们扫开一块雪,拿来竹筛,用一根短棒支起,下面撒些稻谷,短棒上系着绳子,远远地牵着。我们趴在屋里冰凉的地上,通过门缝观察,见鸟来到竹筛下面啄食时,急忙拉绳,竹筛扣住小鸟。我们每人都分到了鸟,将鸟一条腿用布包上,拴上绳就可以遛鸟了。
  晚上,父亲知道我们捕鸟,教育我们,鸟是害虫的天敌,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我点点头,摸了摸羽毛,又用脸贴一贴,解开鸟绳。小鸟越过泡桐树,向远方飞去。
  后来,泡桐树逐渐被杨树取代,那浅紫色的喇叭花只能留在了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