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店的羊肉锅
皖西日报
作者:木乔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0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木乔
1992年初冬,我从六安到武汉,乘坐的是夜班长途客车,由六安长途汽车站出发,沿着312国道一路向西,经过叶集时夜幕沉沉。月光朦胧,令整座镇区沉浸在一份朴实的宁静之中。 虽然我是第一次路过叶集,内心却无比兴奋,好似正在拜会一位仰慕已久的“名士”。叶集素有“安徽西大门”、“大别山门户”之称,古称鸡父邑,明弘治年间始有叶姓商贾定居此地,形成集市,初名叶家店,至明万历年间,街道就有五里路长了。清乾隆二年,叶家店逐步兴盛,遂取代开顺街成为巡检司治所,定名为叶家集。由此可见,叶集作为皖西地区商贸重镇的历史由来已久。 长途客车驶离国道,驶入一户农家大院,院门上方高悬着“豫皖饭店”的霓虹招牌格外醒目。随着汽车驶入,从院中跑出两位染发青年,一左一右迅速关闭大门,上门拴落锁,一车人被带入一片封闭区域。售票员高喊:“下车吃饭!下车吃饭!”这是那个年代出门在外的人经常会遭遇到的一件事情。 大院中央立着一根柏油浸泡过的杉木,黑黝黝的顶天立地,顶上高悬一盏路灯,可以跟月亮比高低,洒下一大片灯光,在冬夜寒意和周遭岑寂氛围包裹之中,无形间带给我一份穿越感,仿佛身处闹市,仿佛一切都会改变。大院内停放两辆长途客车,看放置在前挡风玻璃上的醒目路牌,我知道这些客车皆是由河南省内各地开往上海方向的。 司机和售票员锁好车门不知去向,令我们这些第一次跻身这家饭店的旅客茫然不知所措,只好跟随他人走进敞亮餐厅。我在心里打起边鼓,不知道在这个地方,不消费将会看到什么样的脸色?消费将会跌进多么深的坑中?出乎我的预料的是餐厅内食客众多,大都是一名旅客或两名旅客,围着一个小火炉,吃得津津有味。情形完全不同于我在这种遭遇下其它场合见到的那种混乱场面。 餐厅迎面最显眼位置摆放着上百个小火锅,全是羊肉,分为红烧、清汤两种。红烧羊肉呈现桃汁的蜜色。清汤羊肉肉丝纹理清晰,沉浸在牛奶色泽的汤汁之中。我正在盘算三十元定价是否合理,与我同车结伴的两男一女已经开始跟服务员商议:“上一大锅六十元的红烧羊肉,外加五块钱馓子,五块钱吊炉馍。”看得出他们都是在六安黄大街做服装鞋帽生意的商人,由于经常跑这条线路,对这家乡村饭店特别熟悉。那位大姐仿佛看透了我犹豫不决的心思,热心地对我说:“兄弟,这家饭店的羊肉独具特色,价格不贵。我们每次到武汉汉正街进货,都会特意来这里嘬一顿,饱饱口福。”我感激地向她致谢,询问服务员:“红烧羊肉辣不辣?”大姐爽快地代服务员回答:“不辣,入味,下饭。”与这位大姐之间的对话,令我顿感亲切,心情放松。他们的火锅已经上桌,三个人又要了一斤叶集窖酒,边喝,边吃,边将馓子加进鲜美的汤汁之中,看得我直咽口水。 同车一位中年男子,询问服务员有没有风干羊肉。服务员回答:“暂时还没有。要吃风干羊肉,最好进入数九天气,昼夜温差大,风干的羊肉才具独特风味。”说完话,服务员又自豪地补充一句,“到那时,我们每晚至少要手撕三五头羊,才够第二天卖得。” 我与中年男子同桌,他点的是清汤羊肉火锅,外加两块吊炉馍,二两窖酒。他先拿起一块吊炉馍,浸入汤汁中烫一烫,美滋滋地咀嚼。直到把一块馍馍吃完,他才斟上一杯美酒,慢悠悠地独饮。我的火锅刚刚上桌,看到色如桃汁的羊肉,等不及锅面冒泡,我便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送入口中。羊肉绵软细嫩,鲜而不膻,有鸡冠的爽滑,桂鱼肉质的鲜嫩。我要了一大碗米饭,浇上浓浓汤汁。汤汁的微辣和鲜美打通我的胃口,只一瞬,我便将一碗米饭吃完。我又向服务员要了一碗米饭。当我将冒尖的米饭吃成浅碗,便站起身端起火锅,把锅中的羊肉和汤汁全部倒进碗中,搅拌均匀,甩开腮帮大快朵颐。我的吃相完全应证了清朝诗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中的诗句:“酱用清汤色煮红,喜无膻味腻喉咙。”我吃得鼻尖额头布满细密汗珠,浑身暖乎乎,胃中饱饱的,却并没有感觉到通常吃过羊肉后的腻味。 结账时,老板娘只收了我三十块钱,米饭免费赠送,这让我惊讶不已。须知过去我被带进这样的店中,倒一杯开水,最低也要付一块钱,才能避免产生纠纷。 我发现先我们到达的两辆客车已经启动,那两位染发青年跑上前去维持秩序。客车开走,他们返回大厅,安静地坐在角落里,从不去打扰任何一位没有在饭店里消费的旅客。包括那些自备方便面、干粮,借用饭店开水冲泡的人们。 那些年出门在外,我常常会被长途客车带进相似的店中,但是遇到像这样能够真正地展示一个地方风味佳肴的饭店,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像这样做好餐饮本质服务工作的饭店,这也是第一次。 在这次之前我一直满怀好奇:叶集作为皖西地区一个边隅小镇,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名声和影响力?通过这次经历,我能够理解叶集人脚踏实地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一件事情的务实精神。源于这份务实精神给人们留下鲜明印象,深得人心,赢得良好口碑,久而久之,名声在外,就能为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攒足底气。 我们乘坐的长途客车离开时,又有一辆挂着河南牌照的客车驶入。因为相对来说,我国东部地区更加发达,所以不难看出,这家饭店主要客源来自于河南省。想到这一层,我的心情莫名激动,原因是在这么偏避的角落里,我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面扑来的气息。就在此时,邻座一位老者发出一句感慨:“还是人家叶集人会做生意!”满车旅客颔首赞许,由衷地表达出对他这句话的认同态度。 长途客车重新上路,迅速驶离叶集地区,进入河南省,我好奇地凝视着平展展的中原大地洒满月光的清辉,满怀着对叶集羊肉的美好回味,心中涌现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和热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