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岁月犹可期
————记著名打工诗人、文学评论家柳冬妩
皖西日报
作者:李 艳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如果你曾被命运之神抛进过深渊,就一定能够懂得,那种六月飞雪般的寒冷与绝望。是的,1993年的夏天,对于高考落榜、参军受挫的柳冬妩来说,真如被困在漫天飞雪的茫茫旷野,四处求索,却毫无出路! 望子成龙的父母,叹息声跌进脚下庄稼地里。万般无奈,他只好投奔远在广东打工的姐姐。姐姐拿出全部的资源,终于为自己一直倍加疼爱的弟弟谋一份工作。当她看到弟弟在车间重复着繁重无趣的劳作,甚为心疼,常常背着弟弟偷偷抹眼泪。在姐姐眼里,弟弟如此优秀,却被理想的大门拒之门外。弟弟不甘心,姐姐又何尝能够甘心?于是柳冬妩把对命运的不甘以及对未来的追求,用文字换化成一粒粒珍珠,从内心孕育而出。我们来读读柳冬妩的这首诗吧: 蹒跚而来又蹒跚而去/疲惫的身影不再灿烂美/转身之际/路标在风里失踪/城市便淡化成背影/只剩下一点点空气/灰尘和声音…… ——《临时工》1995年发表《诗刊》第5期 或许上天这样的安排,冥冥之中早已有了定数,为了让当年那个不到二十岁的却才情无限的清俊少年,在这条人间长河涤荡漂浮,辗转求索,体味残酷人世炎凉与艰辛,只为他日后跋涉文海积淀养分。 所以,后来我们才能读到这些温情的,闪烁着光芒的诗句: 在远离家园的城市里/眼睛总会深入每一个温馨的情景/反顾自己的身影/谁在乡间抚摩乳名的种子/而我已嫁接在南方的枝干上/独自遮风挡雨/我用静默的方式/学会凝望异乡的土地/并拉扯天空/让生命回黄转绿/伤口似乎渐渐愈合/一个故事葱茏于一片风景…… ——《嫁接》1995年发表《诗刊》第5期 那个夏日,那段光阴,那满怀憧憬的启航,被现实的风暴齐齐折断。然而,虽然命运给了他一段黑色的旅途,他却用坚韧之心点亮灯盏,照亮自己脚下的道路,也照亮了以后的岁月。 我看过柳冬妩写过的一篇关于自己投奔姐姐时的文章,字字泣血,句句深情。合上书页,我便在心底试问命运,怎舍得薄待这样的少年? 好在,无论生活赐他多少磨难,每当他想起故乡的父母、亲人,都能坚持下来,始终怀着一份执着的信念,不向命运屈服。当幸福遥遥无期的时候,他选择风雨兼程。以凤凰涅槃的姿势,支撑着孤独的青春。青春不光有汗水和泪水作伴,还有文字和诗歌。他用一边打工挣钱的手,一边写着诗歌。用诗歌擦去流进心头的泪水,拨亮梦想的那只微弱的灯盏,在废墟上辛勤筑建。 再来读读这首《梦中的鸟巢》吧: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像故乡的鸟儿/从一个枝条到另一个枝条/不断地将自己捡起/又不断地向前扔去/我已无法阻挡漂泊的云/想起故乡的父老乡亲/听布谷鸟的呼唤而编成的农谚/已栽满每块田地……” ——2002年发表《诗潮》第4期 这个乡村农民的孩子,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艰难地与命运抗争。 多年之后,那株被信念种植的幼苗,终于茁壮成林,给了他遮挡骄阳的绿荫。 他的诗歌成为打工人心灵的甘露,他的文字给了千千万万个曾经和他一样彷徨无助的人以信心,他的大量诗歌作品被各大刊物发表转载,他也被一个杂志招聘为编辑,从此与他心爱的文字结缘,并且,令其开花结果。 是的,这条跋涉之旅是何等孤独艰辛,才走向了霓虹闪耀的星光大道啊! 柳冬妩,原名刘定富,1973年11月出生,安徽叶集人。国家一级作家,现为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荣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团中央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广东省青年文学奖等奖项。独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广东省重点文学创作项目、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专项资助项目等。柳冬妩创作成绩卓著,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报月刊》《诗歌月刊》《星星诗刊》《绿风》《诗潮》《散文诗》《北京文学》《延河》等刊发表诗歌300多首。出版《梦中的鸟巢》等诗集三部。其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学术年鉴》《北大年选》《新世纪文学研究》《散文选刊》《作品与争鸣》等转载和收入。另外,柳冬妩创作还擅长文学研究,在《读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天涯》《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文坛》《小说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扬子江评论》《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文学评论100多万字,出版《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中国打工诗歌研究》等专著九部。柳冬妩突出的文学成就,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首部打工文学研究专著《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入选广东省政协主编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中70条东莞率先项目,入选“东莞之路”石刻群,成为东莞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率先的49个典型事例之一。入选第九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广东省首届签约文学评论家、第二届广东省重点文学创作项目签约作家、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入选中国作协与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岭南文学新实力——广东十名青年作家研讨会”、“粤派新批评”——广东五名青年评论家研讨会等。柳冬妩文学研究工作室,被列入东莞市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 他取得的成功,获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他终于如一只迁徙的鸟儿一样,在广东东莞那个繁华的城市为自己筑建了幸福的家园。 岁月犹可期,未来终不负! 柳冬妩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走出一条光辉灿烂的人生长路。 我也常常在想,若当年他高考未落榜,当兵不受阻,他会走怎样的一条路?或许会如世上很多顺风顺水的大学生那样,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安逸的日子,度平凡的人生。恰恰是他当年历尽的艰难,吃了常人难吃的苦,忍了别人不能忍的痛,才成就了他流光溢彩的人生。 因为,上天从来不会无缘无故赐予一个人苦难,也不会无缘无故赐予一个人鲜花和掌声。面对生活的强者,它拿走的,必会加倍奉还。 他爱家乡的山水,更爱家乡的人们。每当老家的乡亲、亲戚、或文友,莅临他居住的城市,无论多忙,他也会抽身接待,给予对方家的温暖。他虽走过半世烟雨,仍旧情怀不改。对世人,对文字,对这爱他又给予他磨难与辉煌的红尘,始终保持挚爱之心。 无论你在南方那个灯红酒绿的城市,还是在叶集老街的红砖街巷,抑或在洪集会馆村的乡间小路,与他相逢,你仍会看到一个腼腆若少年的男子,他的笑容亲切而又明媚,让你瞬间想起那句“虽走过半世烟雨,归来仍是少年”的诗句! 柳冬妩用他毕生的精力,抒写了一首婉约的、至情至爱的美好长诗,令世人羡慕又爱戴,敬佩又信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