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蝉鸣
皖西日报
作者:彭辉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彭辉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稻谷也比往年成熟得早。回乡帮父亲收割稻谷,终于听到了那颇具诗意蝉鸣。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提及关于蝉的诗词,自己倒是可以拧出一把来,缘于大学毕业论文便是写此物的意象流变。时隔20余年,在父亲的稻田边,我才真正领会到这小生命的魅力所在。放眼望去,上百亩稻田周边没有一株大树,也没有清除稗子的农民。日上三竿,“配钥匙、配钥匙”,在闷热与沉寂中,一声蝉鸣突地冒了出来,紧接着从独奏变为合奏,这方稻田沸腾了起来。这何尝不是一场生命的骚动?等待收割的稻谷,积蓄一生的嘶鸣。我又觉得这还是一幅丰收的水墨画,主角应该是沉甸甸的稻穗,也应该是欢悦鸣叫的蝉儿,却无处找到它们的痕迹,如同蝉噪林逾静,无影无踪,却不啻为一种强大的存在,或许就是那水墨画中的留白,成就了艺术的佳境。 传统的节气与通用的公历总有那么一点点脱节,这分明是酷暑难耐,却已是立秋之时,夏蝉、秋蝉用在它身上都不为过,它只顾竭尽全力鸣唱着。“突突突”收割机扫进农家的粮仓,意味着这个秋收的结束,也暗示着秋蝉的时日不多。智慧的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夏蝉到寒蝉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庄子说它“不知春秋”,多愁善感的文人更是把它与人生短暂、羁旅别离、失意患难联系起来。殊不知,蝉从没有这样思考过,就本本分分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夏花灿烂般地鸣叫,也不顾听众的心欢还是心烦。泛黄的蚂蚱在收割后稻茬上蹦跳着,还有几个老孺顶着烈日拾取遗落的稻穗,短暂歇息后它们又鸣唱了起来,又尽其所力勾勒出另一个画面,即便依旧没有它的影子。 清晨,顺着小猫的仰角,我看到了行道树上停留的蝉,又听到它清脆的鸣叫,在这个燥热的八月。脑海中浮现起曾经的句子: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