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浪花里飞出幸福歌

——金寨县推进幸福河湖示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 源地,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金寨县斑竹园镇地处皖鄂两省交界,是全国著名的红色小镇,“立夏节起义”曾在这里爆发,《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走向全国。该镇沙堰河全长24.4km,流域面积91.1km2,是史河的重要源头。2021年5月,沙堰河作为山区小河流代表入围首批16个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名单,2021年2月至10月,金寨县统筹资金1480万元,治理沙堰河10.16km,努力打造能够承载乡愁、寄托希望、传承文化、流淌幸福的山村流河样板,主要做法是:
  一、建机制,明权责,凝聚工作合力。为推进幸福河湖示范建设,县级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水利、发改、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组成员,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印发《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县、乡、村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建立了河湖长名录,构建责任明晰、权责明确的工作体系。针对沙堰河治理,狠抓“四个着力”:即着力在调研上下功夫、着力在细节上下功夫、着力在协调上下功夫、着力在宣传上下功夫。
  二、重保障,强监管,打造精品工程。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强化“四个重点”,把沙堰河治理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一是在组织设计上,通过招投标,优选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建立健全设计方案和项目施工图,细化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人员分工,明确每道工序的程序标准,同时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扩大了群众基础。二是在安全生产上,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规程11项83条,将安全生产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责任全覆盖。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3期,举办安全生产应急演练2场,提高安全生产应急处理能力。三是在质量工艺上,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监督作用,确保工程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让工程成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四是在个性需求上,尽量满足群众合理化需求,建成亲水平台21处,修建拦水堰5道、河堤800m、到户沥青路1000m、生态护栏140m,改建池塘1口,新建停车场1处,得到项目区群众的广泛支持。
  三、兴活水,激活力,构建发展高地。在沙堰河幸福河湖示范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拆除猪圈3个、旱厕11个、杂物棚20个,布置监控点4个,建设水文化主题公园1座,清理河道内乱栽乱种30多处,绿化面积3.63hm2。项目突出“四项赋能”,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一是提升了人文底蕴。二是加快了乡村发展。治理后的沙堰河段,成为集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河滨生态、红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多功能区。2021年以来,项目区与外商签订投资协议16份,协议金额2000多万元,吸引回乡创业者156名。三是巩固了脱贫成果。为永葆河流安澜,斑竹园镇在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的同时,出台河湖管护方案,设立公益性岗位,选聘8名脱贫户担任河道保洁员。沿岸新增农家乐11家,兴办家庭农场9家,年旅游接待能力5万人左右。2021年,群众户均年收入较治理前增加6200多元。四是提供了工作借鉴。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县,境内河流众多,沙堰河的成功治理,为全县其他河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河长制管理内涵,为河长制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了现实路径。
  (作者系金寨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