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社会广角·城事茶舍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道不远人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刘舒宁

  弟弟的儿子出世时,一家人满心欢喜,喜悦洋溢了一个多月,最后落实到取名字这样具体的事情上来。
  谁不想把这世上最美的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翻字典、查典故,挖潜力、开脑洞,总是这个字觉得很有意义,那个字也觉得非常美好,可名字总不能像外国人一样来个一长串儿,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竟然很难取舍。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名字,我出生时父母两地分居,于是两个城市的简称便成了我的名字。它很普通,却寄托了父母长长的牵挂。而且在我稍长之后,母亲告诉我,我的名字除了是两个城市的简称而外,还寄寓了他们对我的期望:将舒适安宁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公公婆婆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婆婆只在刚解放时上过“扫盲班”,认字写字都很有限,但他们十分认同“三代不读书,不如一头猪”这样一句俗话里简单的道理,于是从两个最普通不过的词——“读书”和“学习”中各取一字,永远地嵌进了儿子的人生。
  我的同事是名军嫂,她的女儿出世以后,她爱人给女儿取名“采薇”,这个看起来像言情小说里女主角的名字,却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卫国戍边的军人正满掬对妻儿家乡的思念深情,从遥远的《诗经》里走来,从几千年前的那篇动情的《采薇》里走来,用简单两个字的温情灯火,将妻子孤单的身影照耀成默默坚守的风景。
  想起二十多年前我的女儿出生之时,在婆家这边她是最小的孩子,在娘家这边她是第一个孩子,真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两边的老人都喜不自禁,相继推出若干个各自认为绝佳的好名字,特别是她的爷爷和外公,热情最高。但当两个老人得知对方已给孙女取了名字之后,都要求不用自己取的名字,谦让之风让我们晚辈也为之动容。为了不让两位长辈失望,我和孩子爸爸放弃了自己给女儿取的名字,在两位老人所取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作为女儿的名字上了户口。
  记得女儿的老师曾出过一个演讲题目:《我的名字有这样的意义》,让孩子们在班会上演讲,可是女儿这两个不相干的字凑来的名字,实在找不出什么深远的意义。当时我告诉女儿:咱们这个普通名字虽然说不上什么深远宏大的意义,但它却承载了两个家庭的“和”,两位长者的“谦”呀!论语有云:道不远人。人生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朴素、温暖、天真,字面意义再深远的名字也不能脱离人类谦让、尊重、和谐这些朴素温暖的道理。女儿的名字很普通,却更应该值得她骄傲,并值得她为这个名字背后朴素的精神和品格努力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