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野山菇
皖西日报
作者:豆光兰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豆光兰
我家在六安市叶集区看花楼林场,那地方属丘陵地带,早晚温度偏差不大,地表植物和松针腐烂的混合物,经过冬天雪水的渗透,在气温和空气湿度适当下,再经过日照的催化,自然生长出很多野山菇。 小小的野山菇,在当地很值钱。一年有三批野山菇生长期,一期都出几千斤,每年十几万元的收入,给当地农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野山菇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微元素,具有降血压、清肠道、补血补铁、美容养颜等功效。 野山菇分两种,一种是松菇,另一种是草菇。每年3月底至4月初,是第一批野山菇的生长期,时间不长,十天左右。这期野山菇,我们当地人称它松菇。为什么叫松菇?因为它适应在迎风坡、日照长、杂草荆棘多的松树根下生长,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小草帽镶嵌在草坪上,晶莹的露珠散落菇上,迎着阳光分外耀眼。它通身金黄,表皮和背面(背面有齿)一样呈黄色。皮薄肉嫩,不易翻动,易掉齿。松菇味道鲜美,肉质软滑,是烧肉煲汤佳肴。 6月至7月初是第二批野山菇的生长期。时间稍稍长些,大约二十五天左右,也是松菇。梅雨季节,天气反复无常,忽冷忽热,菌种繁殖特快,大量松菇上市。它不像人工种植的菌菇越大越好,它是越小越好,越小味越鲜,肉细嫩。但不易储藏,冷藏久了容易变色变味。 9月底开始,约摸到11月,是第三批野山菇的生长期。时间拖得很长,要一两个月,我们当地人称它草菇。为什么叫草菇?因为它适应在低洼潮湿的杂草丛里生长。草菇表皮呈草灰色,背面(带齿)呈乌红色,皮大肉厚水份充足,长得壮。一个个丰实饱满,隐藏得很深,埋在秋草里面,不是捡菇老手是很难发现它们。草菇不分大小,易储藏,用开水烫过后冷凉,然后放至冰箱,冷冻到来年吃,味道都不会变。 家乡的野山菇纯天然、无公害,原汁原味,想采摘野山菇的食客们,欢迎来看花楼林场,体验亲手采摘野山菇的乐趣,品尝野山菇的美味,享受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和农家田园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