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秧插满幸福冲
皖西日报
作者:胡晓芹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胡晓芹
这几天朋友圈里几乎都是灰色调,都在用各种方式缅怀袁隆平爷爷,我才疏学浅写不出优美的诗歌,我画笔笨拙画不出他的精彩绽放,我五音不全也唱不出自己心里的悲痛,我想,我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缅怀他! 袁隆平老爷爷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名满天下,仍然淡泊名利,只是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心中装满整个世界! 虽然没有见过他老人家,但是我们眼前看到的是水稻产量越来越高,收成越来越好,米饭越来越好吃,不仅可以吃饱,现在更是能够吃好,都是他老人家的功劳!对于我们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感觉还是亲近土地,脚踏实地,摸一摸他研发的秧苗,也是一种虔诚的膜拜和缅怀吧! 我们小区后面有条冲叫幸福冲,我好久没有到那里看看了,不知道那里的秧苗都插好了吗?那里的王爷爷和王奶奶都还好吗? 一进冲里,就看到水田里70多岁的王爷爷正在插秧,一阵寒暄问候以后,看到颤颤巍巍的王奶奶站在田埂上喊老爷爷吃晚饭。看看天空中高悬的明月,想想7点多了,这样一位老人还在披星戴月劳作着,这不是像极了袁隆平爷爷吗? “爷爷,赶紧回家吃饭,明早我来帮您插秧。”我招呼着爷爷。“大闺女,那敢情好,现在老了不中用啦!要是在原来一直插秧到快8点。你们工作忙,我慢慢来弄也没事儿。”爷爷回答。 “爷爷,你一般几点下田?” “我早晨五点就下田啦!” “好的,爷爷明早五点我准时来帮您!” 闹铃订到4:20,天还没有亮,简单洗漱完毕,喝一口温水,我骑上心爱的单车,极速向冲里飞奔。四公里多的路程大都是陡坡,我挂上最低档奋力地蹬踩着,五点准时来到爷爷的田边。 这时天已放亮,看到我手提秧把站在田埂上,爷爷直起腰来笑着说,“大闺女你真的来啦?”“嗯,谢谢您给我提供回到小时候的机会。” 自26年前参加工作后,我就再没有下田插过秧。不是工作忙就是孩子小,孩子大了有时间了,可老家不种水稻了。所以我常常回忆跟在爸妈后面插秧、薅秧苗、割稻子的情景。 一边快速地脱掉鞋袜,一边陪爷爷聊天。当一踏入水田里时,一阵寒意窜上身,我打了一个寒战!跟在老爷爷后面,左手指分秧苗,大的一棵,小的可以两棵,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秧苗根,一起垂直插入水田里。一棵一棵,一行又一行…… 时间在流逝,水田终于插完了。我直起身,捶一捶这有“顽疾”的腰,看看手表6:40了,我7:30还要值班呢!奶奶这时过来说:“闺女,我打几个鸡蛋给你吃哈!辛苦一大早滴!真的谢谢你呢!” “不用了,奶奶。我会带丫宝常来看你们,秋天我们再一起割稻子哈!”急急忙忙和爷爷奶奶说再见,套上鞋袜,一路风驰电掣般回到家。换掉一身淤泥的骑行服,匆匆赶去上班。 小时候,当校长的爷爷常说,每一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的,浪费粮食是可耻的。犹记从“春种一粒粟”到“秋收万颗子”这中间的辛劳,我六七岁时,放学后来到田头,一边写作业,一边拿着细长的栓着红布条的竹竿,当成群的麻雀飞来啄食时,我摇动布条并喊破嗓子地轰走鸟雀…… 我要用自己的行动亲近泥土,聆听大地的心跳,感恩沐浴袁隆平爷爷的恩泽!唤起对于粮食的敬畏和对劳动的尊重!
|